徐卫 发表于 2009-11-26 09:15

归侨徐礼昂:注定一生为侨 就算退休

<DIV class=left_ph><IMG src="http://www.chinanews.com.cn/kong/news/2009/11-25/U223P4T8D1983986F107DT20091125164016.jpg"></DIV><!--图片说明-->
<DIV class=left_pt>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缅甸时,徐礼昂(右)与朋友到美丽的茵里湖游玩。</DIV></DIV><!--图片说明--><!--图片搜索-->
<DIV style="FONT-SIZE: 14px; MARGIN: 0px auto; WIDTH: 98%" align=center><!--Yc94EUEtAn4YSUKCaSOM --></DIV><!--图片搜索-->
<DIV style="MARGIN: 15px 15px 0px 0px; TEXT-ALIGN: right"><A href="http://www.chinanews.com.cn/photo/index.shtml"><SPAN style="COLOR: #040498">【点击查看其它图片】</SPAN></A></DIV><!--正文-->
<DIV class=left_zw><!--放大缩小字体功能--><FONT id=fontzoom>
<P>  我实在不能和“侨”分开,即使到退休后,我还是和“侨”“难分难离”,村里的归侨侨眷有事找我,难道我能拒绝吗?海外相亲来信请我帮助他解决些事情,我能不去做吗?</P>
<P>  无论在镇里,还是村里,大家都把我当做长辈来尊重,但我认为其中还是有“侨”的因素,而在这个“侨”背后,是我全部的感情……</P>
<P>  1</P>
<P>  我出生在福州闽侯荆溪徐家村,历史上这里就是著名的侨乡,村里的人大多到东南亚谋生,只是随着历史发展,人们此一时彼一时地相对集中在其中一个国家。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
<TBODY>
<TR>
<TD></TD></TR></TBODY></TABLE></P>
<P>  在我年轻时,村里人比较多的是在缅甸,这不是因为缅甸比别的国家好,可能是那儿比较适合在那创业的福州人,所以村里的人,你带我、我带你地越来越多到缅甸,并且都能很快地立住脚。</P>
<P>  其实,村里人到海外都是有原因的,如果家乡的情况好,人们还是想留在家里,每次出现成批出国,都是遇到一些重大事件或社会动荡变化。</P>
<P>  在我的记忆中,日本侵略中国时,村里平静的日子就被打破,那时有人就开始离开,到了日本占领福州时,出去的人就更多了。</P>
<P>  那时,我在位于福州乌山的福建学院读中学,日本人来时,学校被迫停学。当福州被日本人第二次占领时,学校就迁到闽清。由于日本人军力有限,他们只能占领闽侯白沙以南,而我们是在白沙以北的闽清,虽然我们躲过了占领,但和家里的联系中断,读书所用的费用都接济不上。无奈之下,我只好自告奋勇地孤身潜回家,带着同学的信,一家家地收钱,然后再揣着他们的钱偷偷越过封锁线回到学校。</P>
<P>  可没多久,所带的钱又用完了,这时无论是我,还是别人都没勇气再回到敌占区去冒险,大家只好辍学离校,我也因此第一次失学。</P>
<P>  抗战胜利后,我也没有复学,而是在家跟着父亲干农活,虽然生活得比较清苦,但觉得自己就是这个命。</P><!--page_info=5_1_1983986--></FONT></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归侨徐礼昂:注定一生为侨 就算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