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不少发明将很快运用到生活--专访徐沪滨
【《财经》记者 李航】走了一个半世纪之后,世界博览会驻足于黄浦江畔。红色的中国馆“东方之冠”是中国人此次送给世博会的礼物。屹立在蓝天之下,它独特雄伟的外型,像一座辉煌的宫殿傲立于世博园中。与此同时,纷繁复杂的科技元素也点亮了中国馆。《财经》记者于近日专访了中国馆馆长、中国国际贸促会秘书长徐沪滨,他为记者解读了中国国家馆的科技元素。《财经》:中国馆怎样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世博会的主题?
徐沪滨:历次世博会的主题大多选择海洋、交通、科技、艺术等,选择城市作为主题则是世博会历史的第一次,但是很有意义,具有时代针对性。从人类历史发展轨迹看,是从农业化到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城市则是联结农业与工业的重要纽带。
中国是一个经历快速城市化的发展中大国。改革开放30年,一个显著特点是3亿农民的进城、3万多座小城镇雨后春笋般的林立于世,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要把城市建设得更美好,必须依赖科学技术。尤其是大型、特大型城市的发展进步,科技元素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科技元素打造了今天辉煌的中国馆“东方之冠”:科学元素与展示内容融合并创新,以凸显科技对城市发展的贡献,同时也向观众传递了城市的精神:追求科学,师法自然。中国馆建筑本身以及馆内展示内容,都可以看到科技元素。建筑的设计理念体现了城市的主题,也充分考虑了环保的主题,运用了很多绿色环保技术。
如中国馆的顶部以及外墙,都装有太阳能电池,我们在努力实现照明用电的自给自足。在国家馆的顶楼上,设计了雨水的搜集系统,可以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利用雨水来做绿化浇灌以及道路的冲洗。中国地区馆的屋顶,运用了生态农业的景观,有效地实现了隔热、降温等作用。
《财经》:中国馆内陈列的发明创作以及未来生活的理念,要经历多长时间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得到运用?例如国家馆中科技最前沿的“叶子汽车”,人们何时可以驾驶环保汽车“叶子汽车”上路?
徐沪滨:人类从蒸汽机时代发展到信息时代,其速度大大快于人类历史本身的发展速度;中国改革开放30年,其发展速度也超过5000年文明历史的演进,不能低估科技在其发展中的作用。回顾历届博览会,许多技术在世博会一结束就大范围得到运用普及,如拉链、可乐、三明治等。
我预计此次世博会也会有不少发明很快运用到人们的生活中,比如,智能化、生物能源汽车。至于能否做到量产,价格能否让消费者接受,可能会有个过程。但是用不了20年,预计这些发明会逐步走向成熟。
每一届世博会,人类都有很多思想探索,也许在当时会被看成很幼稚,甚至不可理喻,但是一定会逐步走向成熟,对人类生活带来巨大、飞跃式的推动。从此意义看,“一切始于世博”,并不浪得虚名。
遗憾的是,中国在低碳的科技体验方面,更多还是集中在能源领域,如太阳能、风能。而在新材料、新科技、新工艺等方面,发达国家还很值得中国学习。
《财经》:中国馆的展示,哪些科技发明是中国人自己做出来的?
徐沪滨:中国馆的一大亮点《清明上河图》,其创作团队都是中国人,所使用的产品均是中国人自己制造的,包括LED设备。如何将《清明上河图》图画内容逼真呈现,技术工艺难度大,中国做了大胆的实践,并且申请了专利。
《清明上河图》运用新的科技手段,12台投影仪拼接融合,投射在长128米,高6.5米的立体转折屏幕上,利用如此之多的投影机,在不规则的屏幕上实现完美结合,技术难度非常之高,1068位人物全部动起来,用动漫技术完美控制。李长春说,“这幅画的展示顿时把中国在会展博览业的展示技术跃升至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馆展厅中,绿色植物都是鲜活的。封闭的室内,叶子不能光合作用,在过去它们势必干枯凋零,但现在,我们的科技使之鲜活。还有“超级水稻”,都是中国人自己的创作发明,中国一贯重视农业,例如,中国馆外形像是一个官帽,因此命名为“东方之冠”,有鼎盛中华的涵义;其实也可以看是一个装粮食的“斗”,取义“天下粮仓,富足与民。”体现的主题是“民以食为天”,提醒人们今天衣食无忧的生活,是改革开放带来的,也与包括袁隆平等在内的科技工作者密不可分。
当然,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馆整体科技含量还不算很高。纵向比,科技含量确实比过去有很大提高,但横向比,还是需要努力。比如日本馆,墙壁是生物薄膜,可以吸光、发电、透气,机器人做得精巧,动作的精准让人敬佩。
《财经》:中国馆此次科技成果展示,对未来人类的生活有何启示?
徐沪滨:启发人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在可持续发展中,要尊重自然,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例如,告诉人们出行方式的选择,选择轨道交通方式出行,是碳排放最少的、能源最节约的;LED 能够节约更多能源;废物利用可使未来生活更有物质保障;不畏惧汽油等能源会枯竭,因为会有生物能、风能、太阳能等替代能源;未来的家庭可能会更加舒适化,进入互联网、物联网、智能化时代,邻里环境会更和谐,人类与环境也会更融合。■
发明越高,遗失越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