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卫 发表于 2010-5-17 08:30

徐迅雷:“校长自首”与“识字分子”

  教育腐败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只要有权有钱的地方,都有腐败的可能。在广东英德市,教育局原局长赖来新在各种来钱的管道中收受贿赂;他一查处,跟着就“牵连”出了这个县级市几乎所有的中小学校长,那可是百十号人马呀!这近百名校长,前来投案自首,多数是收了“劳务费”,不过数额不大,就几千元的干活,没到起刑标准,最后算是免予起诉了。
  看5月16日《羊城晚报》这个报道,我就想到一句话:“他不是一个人在腐败!”这赖局长在腐败方面蛮有伴的,实在不赖。你腐我腐大家腐,这就叫“彼此彼此”。当然,所有不义之财都出自哪里不难想明白,这局长校长收受贿赂的背后,最终都是家长百姓为教育腐败和教育暴利双重埋单。
  校长应该算是教师中的精英分子了吧?他们为何也斯文扫地?其实,他们如今的身份,大抵不是知识分子了,而是“官员分子”,因为教育早已行政化,学校早已级别化,局长是领导,校长也是领导呀,无论级别如何,这校长大小都是个官儿。所以,这些教育局长、学校校长,其实是不能算知识分子的,他们最多算“识字分子”。让“识字分子”来管教育,总比文盲来管好一点吧?这比那个主持协调会议的商丘政法委书记王师灿要对口,人家王书记不是学法律而是学煤矿的,却能决定赵作海的法律命运,让这个完全无辜的农民最终荣获了死缓。相比之下,我们的校长们吃点回扣拿点贿赂算什么呢?
  仅仅就广东英德市才是中小学校长们的“腐败广发区”否?其他地方呢?有哪些地儿的教育领导是干干净净的?你稍微想想吧,有多少教育芝麻官,会在学校基建、校舍维修、校园绿化、教辅资料推销、学生赞助入学甚至学生校服定制的过程中,脸不改色心不跳地拿好处的?若说个中钞票拿得不多,那不算什么“大腐败”,但总可以算“亚腐败”吧?在利益面前,“识字分子”们,能顾及什么“师道尊严”否?校园里树着“淡泊”、“清廉”之类的警示,那是给外来者瞧瞧的。
  人与人有很大的不同,与教育沾边的人也不例外。于是乎,我想到了教育和辅助教育的另一面——“一颗鸡蛋”的故事。那是做慈善的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以及不遗余力地把慈善之行落实到位的理事长、台商张君达与8000个孩子的故事。张君达每年走三万两千里的路,看望8000个孩子,让他们有学上,有鸡蛋吃——给西北贫困地区吃不到鸡蛋的孩子每人每天一个煮熟的热乎乎的鸡蛋,那一颗鸡蛋,对于这些穷苦的孩子们来说,简直就是来自天堂的味道……
  这是台商把爱心通过一颗颗鸡蛋奉献给孩子。而我们的一些校长呢,却从一个个孩子那里榨取一颗颗鸡蛋的钞票。这是“识字分子”与“商业分子”在此刻的不同。张君达的名片背面印着这样一段话:“我们的一生,大部分的时间在为自己及孩子打拼,但我们离开世界之前,总要留一点时间及金钱,来为那些我们不认识的人打拼,这样生命才更丰盛,才更有意义,您说不是吗?”
  “钱可以帮助别人的孩子,也可以害死自己的孩子。”同样,钱可以帮助别人的孩子,也可以害死自己。
  有什么样的环境,培养什么样的校长;有什么样的体制,培养什么样的局长——最终,有什么样的体制环境,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我们呼喊教育改革不知道多少年了,现实无情地告诉我们:不革新教育行政体制,那么教育改革注定是不会有多大成效的。

徐玉杰 发表于 2010-5-17 08:36

腐败是各个行业普遍存在的的行为,不是短期能够制止得了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徐迅雷:“校长自首”与“识字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