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制琴大师徐永成十年磨一琴摘国际大奖
大洋网-广州日报6月1日报道 近日,记者从省乐器协会获悉,在刚刚落幕的首届中国国际提琴制作比赛中,广州制琴大师徐永成摘取中提琴金奖。由中国乐器协会和中央音乐学院主办的首届中国国际提琴制作比赛于5月5日至17日在北京举行。此次比赛参赛人数共有183人,大、中、小提琴共289把,广东共有10人参赛,大、中、小提琴17把。这是继徐佛、梁国辉、朱明江等大师之后,广州又一获得国际制琴金奖桂冠的大师。记者获悉,徐是国内首个在如此重大比赛中获“中提琴金奖”的第一人。冲击中提琴国际金奖为何如此困难?中提琴制作工艺有哪些鲜为人知的秘密?10年磨一琴,徐永成何以登临国际制琴峰尖?昨日,本报记者采访获奖制琴师徐永成,了解提琴和弦背后的辛酸与辉煌。本专题采写及图
本报记者吴波 通讯员李爱群
揭秘:天价提琴如此造
为了造惊世之作,徐没少跑世界各地收藏顶级提琴的博物馆。特别是制琴圣地意大利,他每到一地就要仔细地记录声学品质、主要尺寸、外观工艺、主要原材料标志、贮存等方面具体的要求。
徐告诉记者,“在主要原料方面,制作一把中提琴要用好几种木材,但一般中提琴的主要部件是面板、背板、音板、侧板和琴头,通常用槭木和云杉这两种材料制成的。而槭木和云杉并非普通的木材,参赛琴木自然风干50~100年,原产澳大利亚,万里挑一贵如白金。
在传统的意大利提琴制作过程里,是不用一点砂纸的,所以,刮刀在制作后期非常重要。徐的制琴工具达到了500余种,其中最奇怪的是一把刨子,叫“拇指刨”,其真实大小比拇指要小得多,可见提琴制作工艺之精密。提琴的每一个部件均是他用手工一点点刻出来、磨出来的。
靓中提琴,点样睇?
1.重量:反映出提琴音板的厚度及材质,过重的琴声音沙哑,过轻的琴声音发轻,而且容易产生变形。
2.音孔,两个音孔的形状和位置不仅体现了制作者的风格,而且影响到声音,影响声音较大的因素是两个上小珠间的距离,两个音孔的斜度和长度,音孔正常长度为41.5mm。
3.弧度,这是提琴最重要的设计元素之一,隆起较缓的弧度造成发音敏感,音色单调。
4.木材,要求年轮顺直而均匀,早材和晚材的比率要适度,这关系到木材的软硬度,垂直于年轮的木射线越多越好,背板用料是枫木,比重要高,木射线要发达,而美丽的花纹与声学品质无关。
5.油漆,除了美观以外,理想的油漆应当具备持久的柔韧性和较薄的漆层,其声学作用使琴声柔和丰润,而且经过长期使用越发漂亮。
苦学造琴:10年磨一琴终成名
徐永成告诉记者,这把获奖中提琴与另外两把金奖小提琴及大提琴已经送赴上海世博会展出,并被组委会永久收藏。为制作这把中提琴,徐说,“整个耗费了我10年的光阴,面板的湿度、材质,一点点都不能马虎。”谈到该琴的价值,业内人士认为,世界顶级金奖提琴,已属无价之宝,其音质和工艺,只有博物馆才配拥有。
提琴制作是科学和艺术的结晶,被称为人类文明的一朵奇葩。起源于欧洲的提琴制作历史绵延400年,形成了独特的制琴文化。这是区别于大部分乐器制造业的,也是这个专业的魅力所在。纵观音乐发展的历史,乐器制作、乐曲创作和音乐演奏三者总是缺一不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因此,欧美诸国都非常重视提琴制作艺术的发展与传承。
提琴制作行业,是一个精细的手工制作行业。或许做个提琴制作工匠并不难,然而要成长为一名提琴制作师、优秀的提琴制作师,甚至大师,便绝非易事。妙心巧手,这或许是提琴制作师们成长至今成就非凡的一个概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是什么使他们孜孜以求,坚持至今?对提琴制作的乐趣心得,每位制琴师都玄机暗藏,与人不同。
徐永成告诉记者,“从事提琴研制工作已三十余载。”从制琴工厂的一个木工,到一代制琴大师,他走过了一段鲜为人知的艰辛历程。因为没有音乐基础,徐在20多岁才开始学习音乐,并练就了一对辨别音质的金耳。为了学习造琴,他拜一代宗师梁国辉为师,并称为梁的嫡传弟子,其提琴制作理论及制作水平不断提高。
(本文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及图 祖传。{:6_150:}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