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卫 发表于 2010-6-29 08:58

《深圳晚报》徐霄杨:定位的感触

http://i3.sinaimg.cn/2010/r/kor/2010-06-28/U773P939T17D56165F289DT20100628230435.jpg
http://i2.sinaimg.cn/home/c.gif
希望

  徐霄杨
  南非世界杯至今,仅有的4次定位球破门,3次由亚洲球队制造。
  我愿意回放亚洲球队的精彩细节——丹日之战,本田圭佑在第16分钟罚出一个香蕉球,让索伦森卡位不准,丢球。15分钟后,远藤保仁罚出一个旋转得更厉害的香蕉球,精准地绕过人墙,直奔球门近角,索伦森眼睁睁看着“普天同庆”飞来,但只能忘球兴叹。
  把韩国队从小组死亡线拉回来的,还要归功于任意球,朴周永的定位球建功;而韩国队在小组赛另外两个进球,同样归结于定位球,李正秀移花接木,修成晋级的正果。
  日本队一场比赛打进两个任意球的表现,平了1974年世界杯前南斯拉夫队单场独进两个任意球的纪录,这是一个足球技战术层面相当了不起的纪录。但把它仅仅停留在足球技战术层面的统计,显然是单纯而单薄的,因为是日韩两队的精神定位风格定位思路定位准确,他们的定位球才踢得漂亮。很简单:脚丫子听脑袋瓜子的;脑袋瓜子没想好,脚丫子肯定踢不好。
  技术和速度,应该是东亚球队的场上优势,一如日本队连续快速的局部传递,消弭了丹麦队高大的身体粗狂对抗的优势;这些都得益于日本数十年学习巴西足球的一脉相承,而不是日本足协一朝一夕的心血来潮。韩国队也是这样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换来今天的成绩。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韩国队就强化国家队的管理,逐渐培养出国家队拼抢凶狠,跑动积极,体能上乘的特点,近来又在攻防的串联上下功夫,使之战术体系愈加成熟,特点愈加鲜明。
  整体的定位上了一层次,个体的定位也在上档次。像传说中被皇马看中的本田圭佑,上小学就练习踢“无回转定位球”,它比回转球时速快3到5公里,加上南非勒斯腾堡球场的海拔超出1500米加上“普天同庆”的飘逸,又使得球速增加了接近半公里,门将自然对此有些束手无策了。
  日本队每次训练结束后,本田和远藤等球员,都要加练几脚任意球,怕的就是找不到感觉了。这让我想起辽宁队十连冠的光辉岁月,唐尧东,孙伟和傅博等中场球员,也经常在训练后加练任意球,为了就是打破像傅玉彬一样优秀的门将的十指关。当然,孙伟和傅博练的是香蕉球,而唐尧东踢的是球的上部,造成纵回转,皮球像炮弹一样直入龙门。
  看来,国脚踢出一脚定军山的定位球,是一件挺难的事;国家队定位,更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要不怎会有中国足球的何阿姨风流之争。其实,中国足球二流也好,三流也罢,不入流也成,问题是中国足球想不想从善如流,想不想给自己装一个不拍脑瓜子办事的GPS。

徐玉杰 发表于 2010-6-29 09:19

今晚会有一个{:6_133:}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深圳晚报》徐霄杨:定位的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