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卫 发表于 2010-7-6 08:37

徐以升:到启动“二次刺激”的时候了吗

 对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担心,正上升为当前中国各级政府、学术智囊团以及市场的广泛担心。这个转折仅仅发生在短短的两个月中。在一季度GDP增长11.9%的数据出台时,当时的乐观景象现在一去不复返了。
  这种景象让人想起2008年9月份雷曼破产之前,危机到底的声音不绝于耳,当时中国宏观政策还是“双防”或“一防一控”,但危机更深入地到来之后,只能出台4万亿元刺激政策以挽救。
  那么,现在是到了要启动“二次刺激”的时候了吗?
  笔者以为,回答这个问题有着两个层次:第一,要以就业形势,而不是以GDP增速来判断是否需要启动“二次刺激”;第二,即便是要启动“二次刺激”,也应以更好促进就业为目标。
  对于第一个层面,应该说当前就业形势明显好于2008年底启动4万亿刺激政策之时。当时诸如广东、浙江等有多家企业破产,数万人失业的新闻经常占据报纸头版。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第一季度数据,就业形势继续向好,总体保持稳定。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289万人,完成全年900万人就业目标的32%。登记失业人数919万人,比去年末减少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比去年末还下降了0.1个百分点。
  笔者认为,将就业而不是简单的GDP增长率,放到考虑宏观政策的核心地位,是需要达成的基本共识。原因在于,考察2008年底启动的4万亿元刺激政策,在多大程度上刺激了就业,结果实在堪忧。
  根据人社部数据,危机之下的2009年,中国就业市场取得了复苏。2009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02万人,为全年目标900万人的122%。但这其中,有多少是经济刺激政策推动的,有多少是全年9.1%的经济增长内生出来的,并没有直接测算。
  国家发改委社会所一份研究报告估算显示,4万亿元投资项目创造了560万长期就业机会,同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创造暂时性的阶段性就业岗位近5000万个。
  中金公司推算,4万亿元投资计划在2009~2010年可解决2500万人的暂时性就业。中金公司又称,这意味着,考虑到4万亿元投资项目结束,从事与工程建设相关的近2500万人会重新“项目性失业”。
  项目总会结束。如果4万亿元之巨的投资所产生的长期就业机会只有560万个,单位投资的就业效应其实非常之低。
  实际上,最近多年的数据显示,就业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GDP增速的联系在减弱。而第三产业对就业的贡献则比目前统计数据显示的要大。
  国家统计局最近多次修订中国GDP数据,均大幅上调了第三产业的经济总量,接近总上调规模的90%。第三产业经济总量的明显低估,同样意味着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的低估。中国目前生产线工人平均年龄大幅高于服务业从业年龄的现实,也已经凸显了“新生代农民工”在生产、服务业就业上的结构性选择趋势。
  2009年的现实已经证明,通过巨额的投资刺激,尤其是政府投资、项目投资,并不能给就业的提升带来多大效果,即便短期内大幅提升就业,也会有后续的“项目性失业”。而真正能推动就业提升的,是中小企业复苏、民间投资、第三产业等政府投资项目之外的力量。
  2009年“一次刺激”所产生的经济结构上的负面效果,实际上也不容忽视,比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扩张,银行体系巨额信贷投放带来的资本金和资产质量压力,刺激政策推动的房价的疯狂上涨,产能过剩、节能减排压力尤其是单位GDP能耗的回升等。
  因此笔者认为,即使要启动“二次刺激”,也要避免“刺激政策等于扩大政府项目投资”的误区,方向非常清晰,那就是要对实体企业减税,鼓励民间投资,扶持第三产业。
  (作者系本报评论部主任)
  

徐玉杰 发表于 2010-7-6 12:34

二次刺激?

徐东升0605 发表于 2010-7-7 07:16

中国敏感超前经济学家和有世界前瞻真才实学科学家应有随时向中央进言的权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徐以升:到启动“二次刺激”的时候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