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卫 发表于 2010-8-19 08:57

徐博东:文教交流是影响两岸关系的核心因素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徐博东教授在本届研讨会上表示,后ECFA时代,文教交流将是影响两岸关系的核心因素。以下为主要内容:
  2008年12月31日,**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构想,提出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六点意见。其中第三点意见,专门就“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进行了深刻的论述,号召两岸同胞共同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以凝聚民族意识和共同意志,形成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并倡导协商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推动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迈上范围更广、层次更高的新台阶。这是大陆方面谋求与台湾方面共同推动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的基本思路。
  去年7月11日,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湖南长沙召开的“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更进一步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孕育着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文化与教育相伴而生,相随而长,文化给教育以社会价值,教育给文化以生机活力。纵观古今中外,文化的光大昌明莫不始于交流、基于教育。”并且说:“两岸文化事业的进步需要交流,两岸关系发展需要来自文教交流的动力,更需要强有力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的支撑。开展两岸文化教育事业交流合作,对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具有基础性、全局性、长远性的重要作用。”贾庆林主席的讲话,精辟地论述了文化与教育的重要性、相互关联性以及推动两岸文教交流合作的重大战略性意义。
  我们高兴地看到,在共同推动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这一重要议题上,国、共两党高层和海峡两岸各界同胞有着高度的共识。就在长沙举行的这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先生在开幕式上致辞时也说:“当我们重新审视两岸关系的未来时,我们意识到两岸关系是否能持续且长远地发展,是否能在不远的未来产生实质性的更大突破,文化平台上的沟通、往来与融合是问题解答的一个关键所在。”在与会的海峡两岸各界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下,这届“论坛”通过了题为《增进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建设好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建议”。这一历史性文件共提出六个方面29条建议,凝聚了两岸同胞的共同认知与热切期盼。
  回顾历史,海峡两岸的文教交流与合作其实早已开始,并且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根据大陆方面的不完全统计,自1991年至2008年底,仅大陆方面应邀赴台的文化交流项目就达4500多项、44000多人次。截至2008年底,大陆298所高校与台湾108所高校签署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协议,约有2万名台湾学生来大陆就读。而同一时期,据台湾方面的粗略统计,两岸文化交流范围遍及文学、美术、音乐、戏剧、舞蹈、曲艺、杂技、文物、民俗、艺术教育和博物馆等各个领域,交流项目多达5000多个、50000多人次。在文化产业方面,一大批杰出的台湾业者和艺人(如流行歌手),各自以独特的方式在大陆的文化市场上深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仅2008年在厦门举办的“第一届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交易金额就多达58亿人民币,成功地达成了搭建两岸文化产业合作平台、共创双赢的目的。总之,近二十年来,两岸文教交流与合作从无到有,从单向发展到双向,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规模日益扩大,领域不断拓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喜人景象!
  两岸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蓬勃发展,有效地促进了中华文化在海峡两岸的传承与创新,对缓和两岸关系,增进两岸同胞的理解和感情,特别是对两岸青少年之间的心灵沟通,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我们也不必讳言,由于海峡两岸的长期阻隔,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岛内某些政治势力出于其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不遗余力地推行以“文化台独”为基本内容的所谓“去中国化”运动,严重污染了台湾社会,搞乱了部份台湾民众的国族认同,两岸同胞之间至今仍存在着许多的误解和隔阂。而现实情况是,关乎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的两岸文教交流与合作,相对于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来说,已经明显地滞后。有关专家指出,当前两岸文教交流与合作的“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政策措施的不对等。多年来大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积极鼓励和推动两岸文教交流与合作;而台湾方面,虽然自两年前国民党重新执政以来,积极推行两岸开放政策,但由于岛内政治因素的干扰,李、扁执政时期沿袭下来的大量限制两岸文教交流的政策和措施,还有待进一步的检讨和调整。
  二是交流规模的不对称。统计资料显示,大陆赴台文教交流的次数和项目,要远多于台湾来大陆的次数和项目。
  三是交流领域的不平衡。统计资料同样显示,两岸文学艺术领域的交流,要远多于其他领域的交流。特别是两岸教育领域的交流,基本上还处在准单向交流的不正常状态。
  四是尚未建立合作机制。相对于《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正在密锣紧鼓地加紧协商谈判,并预定于今年五、六月间正式签署;而有关两岸文教交流合作协议的协商谈判,目前尚处在研究、探讨的阶段。
  总之,两岸文教交流与合作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除了少数领域,应该说大多数领域目前还远没有实现常态化,更谈不上制度化。
  在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势头正猛,两岸同胞大交流、大合作的局面已然形成,可谓方兴未艾、势不可挡!毫无疑问,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两岸同胞大交流大合作的进程中,作为“经济基础”的经贸交流与合作,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文教交流与合作是影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核心因素”,显然更加重要。因此,全面推进和深化两岸文教交流与合作,不仅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更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断向纵深迈进的迫切需要。而协商签署两岸文教交流合作协议,建立两岸文教交流合作机制,则是推动实现两岸文教交流合作正常化和制度化的重中之重。
  贾庆林主席在“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建立这样的机制,要考虑到两岸的实际情况,立足于两岸现实,既要适合台湾,又要适合大陆;既要面向两岸同胞、面向中华民族未来,又要面向世界。建立这样的机制,主要是订立制度规范和搭建稳固平台,商讨交流合作的重大问题,协调两岸双方之间的相关政策,以利于发挥各自优势、整合各种资源,实现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建立这样的机制,需要确立正确、长远的发展目标,规划切实可行的推进步骤。当前,两岸双方可以组织人员先就商签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进行研究和规划,就其具体内容、形式、步骤等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如时机成熟,可将商签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纳入协商议题。”贾庆林主席的上述意见,为两岸商签文化教育交流协议指明了正确方向,提出了具体、务实和切实可行的步骤。
  两岸关系的全面改善与发展,已经为拓展和深化两岸文教交流与合作营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和条件,这是十分难得的机遇!我们务必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大力加强两岸文教交流与合作,逐步消除“文化台独”在岛内的恶劣影响,以增进两岸同胞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携手建设好两岸中国人的共同家园,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前方)

徐玉杰 发表于 2010-8-19 11:08

共同推动两岸文化教育交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徐博东:文教交流是影响两岸关系的核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