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冰:无法对清理闲置土地寄予厚望
昨日上午,国土部公布了房地产用地专项整治工作的相关情况。截至5月底,全国共上报房地产违法违规用地宗数3070宗,面积约18.84万亩。其中闲置土地2815宗,面积16.95万亩,分别占上报总宗数和面积的91.69%和90%。由于此前那份涉及全国1457宗闲置土地的“黑名单”引起巨大关注,国土部此次的情况通报,顺理成章地也备受瞩目。不出意料,国土部公布的数据远大于此前的“黑名单”,显示出闲置土地已经成为土地供需矛盾的最突出问题。此前,国土部因土地供应问题饱受责难,人们指责土地供求之所以严重失衡,源于土地管制导致供应远远无法满足需求,并进而推高了房价。此番数据公布,一定意义上为国土部的“委屈”找到了辩解理由。严格来说,国土部公布土地闲置的相关情况之于现实的意义无法高估。此番公布的数据显示,各地上报的2815宗闲置土地中,因毛地出让拆迁难、调整规划等政府和客观原因造成闲置的约占六成以上。这个比例概算,在之前国土部相关人士的表述中屡被提及,国土部部长徐绍史就不止一次地说过。由此判断,土地闲置的大致情况,国土部也许早就心中有数。而对于处理所面临的困境,国土部也是心知肚明。
目前,全国已查处结案的房地产违法违规用地宗数为826宗,面积约4万亩,共收回土地使用权面积1.2万亩,收取罚款或闲置费总计4.8亿元——这样低的结案率让人哑口无言。虽然无法结案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地产业中各种盘根错节的关系最终都纠结于政府,是难以查处甚至根本无法查处的本质因素。如此实际造成一个近乎无解的难题——如何处理相关地方政府在违规用地中的利益取舍。
国土部的数据不过再次揭示了一个路人皆知的事实:地方政府已经深陷地产利益链条,让其尽快抽身而退,几乎没有可能。而这样一来,冀望以清理闲置土地加大土地供应、解决供求矛盾,差不多也变成泡影。
自4月中旬新“国十条”出台,至今已经4个月,号称史上最为严厉的地产调控,其效果并不明显。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36个主要城市房价达到8680元/平方米,环比上涨1.61%。此前曾被各方看作调控取得明显效果的“量跌价滞”,却出现了量价齐升的迹象,以致发改委提醒各地要注意稳定房价。
但现实情况也清楚地告诉我们,此次以强硬政策主导的地产调控面临的最大对手,未必是所谓的市场因素,而是各地大大小小的“有形之手”。正因此,最严厉地产调控的成败关键,在于如何与这些“有形之手”博弈。曾有舆论认为,清理闲置土地的力度和决心,实际也是对地产调控的力度和决心的考验——此论绝不是虚言。国土部土地利用司司长廖永林表示,此次所公布违规土地的查处任务将务必于10月底前基本完成。这自然显示了相关部门的态度和信心,但查处完毕并不等于结案,其中复杂的关节纠缠,完全有可能将信誓旦旦演绎成高举轻放。不客气地说,此番公布的较低的结案率,不仅预示了清理的难度和难点,还预示了可能的结局。 {:6_167:}应该的,必须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