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棉花能手——徐玉兰
2010-09-17 06:15:00
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9月17日报道:新湖农场,新疆 。周三一大早,徐玉兰从住所走了约3公里,来到新湖农场的一片棉花地,等待本年度在这里拾棉花第一天的到来。
当棉花上的露水蒸发后,她就可以开始拾了。
“我更喜欢摘棉花,”今年42岁的徐玉兰说。她来自华中的河南,是一个身材苗条的农村妇女,也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拾棉花工。
八月底,她就抵达了位于新疆首府乌鲁木齐西北130多公里的新湖农场。可是在开始的几天里,她一直都在摘西红柿,因为今年春天少见的寒冷天气推迟了农场收获棉花的时间。
“棉花没有土,比西红柿干净多了,”徐玉兰笑着说。
新湖农场今年种了20万亩棉花,估计共需要1.5万名象徐玉兰这样来自疆外的拾棉花工。而新户农场的棉花种植面积只占到全疆的一小部分而已。新疆出产的棉花占全国棉花年产量的大约三分之一。据官方估计,今年新疆的疆外拾花工总数将达到30万人左右。
这一数字比往年最多的时候下降了不少。最近几年,新疆正在逐步减少棉花种植面积,同时由于拾棉花工成本的上升,加大机采棉花的面积。
今年徐玉兰拾棉花的净收入将达到1.2元一公斤,比往年的平均标准高了近百分之五十。
她是一个拾棉花的能手。据她自己说,她一天最多能拾180公斤棉花,按照今年的标准最多可以一天赚200元左右。另外,她今年在新湖农场要摘一个月左右的棉花。虽然她要坐将近44小时的火车加3个小时的汽车才能从河南老家到农场,但和收入比还是值得的。
而且如果留在老家,夏收已经结束,徐玉兰也没有什么事可以做。
不过,拾棉花是一个艰苦的农活,要求拾棉花工整天在秋天的太阳底下弯着腰。
和其他拾棉花工一样,徐玉兰在地里的时候要戴着一顶长鸭舌帽,腰上系着一个很大的口袋。
不过和其他人不一样的是,她不需要通过戴手套防止手指被晒干的棉花花萼划破。
“我没有戴手套的习惯,”她说。多年拾棉花的经验使得她的手指能够任意在棉花中间穿越而不受伤。
当摘下的棉花装满半个口袋的时候,徐玉兰说她就坐在口袋上面拾棉花。
“这样我就不用老是站着弯腰,”她说。
天黑时,徐玉兰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和其他拾棉花工一起步行回到住的地方。
介绍他们来农场的中间人买了成堆的面粉和白菜放在那里,还雇了一个厨师帮他们做饭。
“我们三餐有包子和白菜汤,”徐玉兰说。显然她比较满意在农场的生活。
吃完晚饭后,或者是下雨不能拾棉花的日子,她就待在住处,洗洗衣服,也很少出去。
“可惜我们没有电视机,”她最后说。(中国日报记者严洁编辑裴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