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徐悲鸿的《奔马》图册艺术赏析
徐悲鸿(1895—1953)是江苏宜兴人,父亲是个小有名气的画家。悲鸿少年时代,随父学画,20岁时,在上海卖画。1918年,他接受蔡元培聘请,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翌年赴巴黎留学,后又转往柏林、比利时研习素描和油画。他非常喜欢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及以后的古典绘画,废寝忘食的悉心临摹。1927年回国后。先后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系主任,抗战后任北平艺专校长。解放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直至病逝。徐悲鸿在绘画创作上,提倡“尽精微,致广大”;他对中国画,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之可采者融之”。他的画能融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而又有其独特风格。他不但擅长中国画,素描、油画都有很高的造诣和成就。人物注重写实,传达精神;所画花鸟、山水、走兽,简练明快,富有生气,尤以画马驰名中外。
http://img4.artxun.com/pictures/cb23bcd7a555288312a4436f461d74fd/8fc85efa971666e10099602177e57fa9/==ZwpwLmAwMTIwMD8xOSkyMDEwMD8yZS90bWJlL3Fkb2BsdXEvdGRhL29tY2MuY2hpY25jdyd3L3ovcDR0aH/thumbnail_400_400.jpg
徐悲鸿的《奔马图》册页十开,配有原装黄花梨精制木盒
http://img4.artxun.com/pictures/cb23bcd7a555288312a4436f461d74fd/09acefcb833a96622aab2f67424ab715/==ZwpwLmAxMTIwMD8xOSkyMDEwMD8yZS90bWJlL3Fkb2BsdXEvdGRhL29tY2MuY2hpY25jdyd3L3ovcDR0aH/thumbnail_400_400.jpg
徐悲鸿为国豪夫人雅命题
http://img4.artxun.com/pictures/cb23bcd7a555288312a4436f461d74fd/eeaf9c4a90a5c9accb22e8aac73ac2dd/==ZwpwLmAyMTIwMD8xOSkyMDEwMD8yZS90bWJlL3Fkb2BsdXEvdGRhL29tY2MuY2hpY25jdyd3L3ovcDR0aH/thumbnail_400_400.jpg
http://img4.artxun.com/pictures/cb23bcd7a555288312a4436f461d74fd/5e9adab4e8cc4b81b837c64cdd72213a/==ZwpwLmAzMTIwMD8xOSkyMDEwMD8yZS90bWJlL3Fkb2BsdXEvdGRhL29tY2MuY2hpY25jdyd3L3ovcDR0aH/thumbnail_400_400.jpg
奔马图
我珍藏多年的徐悲鸿的《奔马图》册页十开,配有原装黄花梨精制木盒。令人爱不惜手的工艺而赞叹不已,徐悲鸿首页为国豪夫人雅命题“志於道,据於德,依於仁,游於艺”; 该册页还有徐悲鸿夫人廖静文为《徐悲鸿画稿册页题签》; 此套《奔马图》册页是悲鸿先生本十分稀少的作品中更为稀有且珍贵异常的作品中的精品佳作。从题识中,我们可以看出悲鸿先生借此图对于授予者深厚的情谊与殷切嘱托与期望,是其追求的至高境界的真实体现。
马,是徐悲鸿先生一生中最爱描绘的题材。他画的奔马,笔墨淋漓潇洒,带着时代的风雷驰骋在画坛上,给当时的中国画坛带来了清新、有力、刚劲的气息。如今徐氏故乡——江苏宜兴市新建的“宜兴徐悲鸿纪念馆”里,陈列了徐悲鸿先生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书画作品(包括青少年时期的习作、成名以后的作品、信扎等)。
他画的马,无论奔马、立马、走马、饮马、群马,都赋予了充沛的生命力。以人们熟知的画家的马画为例,从这类作品中既能欣赏到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条造型和笔墨之美,又能观察到物象局部的体面造型和光影明暗。
徐悲鸿凭藉着他的天才智慧、坚毅的精神和毕生的努力,成为近现代中国画坛上少有的能够全面掌握东西方绘画技法的艺术大师。 {:6_167:}子承父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