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洛海 发表于 2010-10-1 13:10

徐沪滨 越来越恬淡



日期:2010-10-01 作者:周毅 来源:文汇报
http://whb.news365.com.cn/images/tab_panel_bg_3.gif

http://whb.news365.com.cn/jjl/201010/W020101001324582500850.JPG
徐沪滨到电梯口疏导游人。郭一江
http://whb.news365.com.cn/jjl/201010/W020101001324582507801.JPG
徐沪滨到人流多的地方了解情况。郭一江
http://whb.news365.com.cn/jjl/201010/W020101001324582657099.JPG
世博会中国馆馆长徐沪滨。郭一江               


    本报记者周毅
   
题记
   
    贵宾组工作人员进门来,轻声提醒:“馆长,挪威王子已出挪威馆,向中国馆过来了。”徐沪滨一边回应“好的”,一边放下手中的盒饭。起身看着我:“你再吃一点。”我赶紧吃了两口,也放下盒饭,跟着往外走。
   
    如果不是亲眼目睹,很难想象前面这个身穿藏青西服,以平静的仪容、从容不迫的步子出现在中国馆门口、迎接贵宾的人刚刚被中止午餐。
   
    这不是礼仪训练。当我在后来的采访中听到他说“参观世博会,心情要恬淡”时,觉得为这风度找到了内心之源。“恬淡”,确实是这个平均每天工作14个小时,每天面对几万名观众,每天亲自负责接待解说近10个贵宾团,已连续工作一百多天的中国馆馆长自己的写照。
   
    10月1日,世博会迎来中国国家馆日。为确定馆日活动方案,徐沪滨已在9月里数次飞赴北京,参加世博组委会召开的专题研讨,这也是他难得不在中国馆出现的日子。
   
    在世博会的每一天,在每一个精彩背后,有多少人默默地修炼和奉献?世博会渐入佳境,因为有他们的诚恳温厚,又因这诚恳温厚越来越淡泊的心。
   
“欢迎来到中国馆!”
   
    早晨7点,小车来到他的住处,已用好早餐、身着正装的徐沪滨准时出现,小车驶向世博园。经过路边报亭,会停一下,徐沪滨下车去买七份当天出版的报纸,抓紧路上时间浏览。有天报贩好奇地跟他搭讪:“你是当官的吧!可是你怎么每天都上班啊?”
   
    他当然不知道,这个天天一早经过他报摊来买报的人,就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馆长。
   
    “欢迎来到中国馆!”——这是徐沪滨这段时间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这7个字,不是说,是做出来的。
   
    8点之前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到位,交流情况,做好准备工作。作为特别负责贵宾接待的馆长,这时会接到世博局礼宾部、接待部发来的当天到访中国馆贵宾名单,按照世博会惯例,从其他场馆发来的馆际交流请求也须认真对待。开馆之前要迅速为这些贵宾团队分配好接待人员,列出清单交到每个人手里。徐沪滨在自己负责接待的团队前用笔做上记号:打圈的,全程接待解说;打勾的,门口迎候。
   
    9点钟,不用看表,耳闻一阵闷雷似的声音滚滚而来,就知道——开园了,观众潮水般涌进来。中国馆每天的参观人数从试运行期的3.7万上升到稳定的5.2万,每天到访中国馆的贵宾组团,常规有100多个,也达到过300多的极端高峰。
   
    8点上班,晚10点半闭馆。中国馆工作人员虽然来自各地各部门,但都齐心协力,为中国馆的平稳运行投入了全部身心。为了大家的健康,馆内逐步形成了工作人员做一休一,领导人员一周休息半天到一天的工作制度,但徐沪滨至今一天也没休息过。他觉得自己有责任每天出现在中国馆,以良好的精神面貌,给每一个超负荷工作的人以信心、安心。由于长时间站立,徐沪滨双腿出现严重的静脉曲张,他让家人买来了超强弹力长袜,像绑腿一样裹着沉重的小腿。高温天气,他的衬衫一次次湿透,每天要换四次;不仅衬衫,西服也湿润了,一天换过三套。换到徐沪滨有点舍不得穿他的好西服了。开馆一百多天,徐沪滨瘦了近10斤。好在,他的饭量长了。
   
    “欢迎来到中国馆!”这句话,说一遍容易,每天反复说十来遍、几十遍,不容易。
   
    在采访的半天时间里,我看着徐沪滨迎接了7批贵宾,同时跟随他进行了4次国宾的全程接待,每次25到45分钟不等。第一趟,有些紧张,毕竟是国宾;第二趟,放松了,还有喜悦,可以见识来自不同国度的大人物和知名人士;第三趟,有点倦有点累;第四趟,腿沉得不想动,半途撤退了,坐在一边等……然后远远看到徐沪滨还是那么笑容和蔼地带着客人走过来。
   
    虽然接待贵宾是他的主要任务,但徐沪滨说:“中国馆最重要的工作还是每天几万名普通观众。”
   
    因为中国馆实行发放预约券方式,期待进入中国馆的观众,往往凌晨四五点钟就来排队。徐沪滨曾站在中国馆前的九米平台上,远望着园门一开那欢呼雀跃、带点近乎疯狂样子冲过来的观众;他也去看望过21点半最晚一批进馆的观众,他们已经在世博园参观一天,大多疲惫不堪了,不少人还是会发出赞叹:还是中国馆好看啊!徐沪滨说,看到这些观众,他心里会有怜惜和歉意。世博会运行初期,贵宾先行进入放映大厅后,大门一开,700名观众呼叫着从光亮处奔进来,有些外国友人会受惊,甚至有人从座位上跳起来:“发生什么事了?不要惊慌!不要惊慌!”但徐沪滨理解这种热情,他不责怪这些人好像缺少修养的举动。他说,排了这么长时间的队,大门终于在你面前打开了,能不高兴吗?于是他接待外宾时开始加上一句:“接下来你们会看到又惊又喜的一幕,我们的普通观众会欢呼着涌进来,他们排了几小时的队,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这下没有人再会受惊,反而是一起微笑着看。有人说:“这是多么有意思的一幕!”
   
    这是成长中的中国热情,这里有中国人天真的向往和美好的希望。徐沪滨想从心里对他们说一声:“欢迎来到中国馆!”
   
    在每天规定的接待任务之外,徐沪滨还为自己圈定了一些本不要求他接待的客人。他全程接待过“马背上的孩子看世博”,那是30名来自新疆阿勒泰的哈萨克族孩子;他也像迎接元首一样,为来自成都的特殊关爱教育学校代表团担任了全程解说。这是些聋哑儿童,可是他们如饥似渴的眼神,全神贯注的神情,感染着徐沪滨。他的解说,他们通过翻译听见了,都使劲儿鼓掌。“其实他们自己也听不见这掌声”,徐沪滨说。一种真挚的情感流露在他身上。
   
好的理念能养人
   
    我问了徐沪滨两个让他有些奇怪的问题:
   
    “要应付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怎么养生?”
   
    “养生?每天两盒盒饭,外加两板药。”(降心率和降血压)
   
    “那怎么养心?”
   
    “养心?珍惜这一切——来之不易的世博,千里迢迢来到中国馆门口的观众——算不算养心?”
   
    珍惜当然是养心之道。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善学习”。
   

徐洛海 发表于 2010-10-1 13:10

参办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的中国馆,是徐沪滨接触世博会的开始。那一年五赴爱知,大批观众在偌大园区内安静排队等候的情景,给他留下深刻印象。那也是一次著名的环保世博,展览结束后所有的场馆都拆掉,场地恢复原样。“中国馆也拆掉了,但是拆掉后成为碎片和垃圾,不像其他一些国家馆拆掉后仍然可以利用。差距是客观的,看到差距,才可能进步。参观世博是绝好的学习机会。来世博看什么?看大片,看建筑,看高科技,都对,最重要的还是从中获取理念。好的理念也能养人。”
   
    “丹麦馆看什么?小美人鱼铜像吸引眼光最多,但丹麦馆的展示核心是自行车,这才是丹麦真正想告诉世界的,一个紧凑的、易于交流的城市。丹麦人说,在哥本哈根you don't need to pray much,because we believe in each other(不用祈祷太多,因为我们深信彼此)。它告诉世界:它是一个重视家庭的城市,爱护水的城市,利用自行车的城市。这些表达不炫目,但让人深思。”
   
    “台北的垃圾不落地行动,利用管理手段,让台北市垃圾总量减少了1/3多。这证明解决城市顽疾不能仅靠技术和工程,更应吸引广大市民参与,从源头上治理污染。这种价值理念,会直接影响人们思考和行动的方向……”
   
    万科馆主题影片结尾为环境保护的那一声提问:“观众朋友,你愿意加入我们吗?”英国种子馆的想象力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上海馆主题影片……虽然才看过20多个馆,但徐沪滨说起来都有心得。
   
    美国前劳工部长赵晓兰来中国馆参观,一边听讲解,一边掏出纸笔来做记录。这样身份地位的人,还有这样强烈的学习精神。这成了徐沪滨多次和同事下属分享的一个细节。
   
    伊顿公学校长参观时,徐沪滨和这位他尊重的校长聊起对教育的看法,讨论排名次这种方式是否正确。校长答道:“我们反对用排名次的方式来鼓励学生成才。重要的是严格要求和责任感,伊顿公学现在也不参加任何形式的学校排名。”
   
    徐沪滨觉得,世博会就体现了这样的思想。不追求排名,而是万物欣然,峥嵘向上。
   
    “这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是地球上难觅的一块净土啊。有这么多不同种族、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和平相处,彼此交流学习,这是天天都感动我的一点。在这里没有争吵,没有以大欺小,穷国富国平等相处。”徐沪滨说:“美国911事件后,有人把亨廷顿《文明的冲突》搬出来做解释,其实文明与文明怎么会有冲突,就像两个思想高尚的人怎么会动粗打架?”
   
    崇尚学习精神的徐沪滨,自己也处于不断的学习中。
   
    成百上千次地把客人领到《智慧的长河》前,成百上千次地讲解,徐沪滨慢慢成了一个《清明上河图》“专家”。讲唐城和宋市的区别,讲“正店”和“脚店”的意义,讲烟花一般盛开的汴梁城市文明,怎样出现在漫长而黑暗的中世纪……徐沪滨不仅看简单的说明材料,自己还找了不少相关书籍来参阅,以致他的解说越来越丰富,不仅获得同事们“中国馆职位最高的金牌讲解员”的戏称,徐沪滨觉得也解脱了重复工作的疲劳。《清明上河图》中有一个“解”字招牌,它的确切含义,是史学界的一个谜。在提供的资料上,它被解释为公共厕所,虽然公厕的出现,也是城市文明的一个标志,但徐沪滨在读书过程中,觉得还是保留一个不确定的猜想更好,它可能是邮局,可能是换驿马的站点,当然也可能是公厕。
   
    8月27日来参观的台湾学者李敖,事后在接受采访中多次谈到中国馆和馆长徐沪滨,认为他对中国文化的把握“到位”。李敖在中国馆的留言也别具特色:“忧患一生,四处游走;来到沪滨,喜欢阿斗。”我问徐沪滨对李敖说了些什么,让李敖服气。徐沪滨笑了:“不知道。也许我没有把那个‘解’字说成‘公厕’?”
   
    离世博会结束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徐沪滨说他一定会争取每天抽点时间,看完绝大部分场馆。
   
“我是公共外交中的一员”
   
    从美国国务卿、德国总统、印度总统、新加坡总理、伊朗总统,到世界银行行长、世界环境保护基金会秘书长、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世界500强的企业家、体坛艺坛明星……每天到中国馆的客人,真可称过江之鲫。前国务委员、老外交部长唐家璇来中国馆参观时,曾感叹地对徐沪滨说:“你们在半年时间里要见到这么多来自全世界的政要、知名人士,这是许多做外交工作的同志一生也见不到的啊!”
   
    作为中国贸促会秘书长,徐沪滨已有些外交经验。上海世博会参展方数量刷新了记录,其中也有贸促会的作用。特别是在游说国家展览局成员中的未建交国家方面,以民间大使的身份把工作做到了其他部门做不到的地方。但担任中国馆馆长之后,他才算真正进入到一场“超级外交”中。
   
    徐沪滨坦言,开始的十来天,面对纷至沓来的各国政要,也有些拘谨,但渐渐他觉得,自己不仅是中国馆馆长,还是中国公共外交的一名普通参与者。这样就能自然地与人交往,也更真实地展示自己,也展示中国的形象。
   
    伊朗总统内贾德参加伊朗国家馆日的那天,正是联合国宣布对伊朗实施制裁的第二天,大家都有些担心他的情绪会不会受影响。可是出现在中国馆的内贾德平静友好,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大家带他参观屋顶花园,当来到60米观光平台时,透过脚下透明的玻璃屋顶,地面道路上的一切清晰地显示出来,内贾德的脸一下白了,原来他有恐高症。随行的新闻媒体被要求请勿拍照后,他对身边的徐沪滨说:“中国兄弟,可以拉我一把吗?”徐沪滨伸出了手,扶着他一步步走到了边际栏杆,周围的人都鼓起了掌。
   
    有一天,门卫报告来了一对带着三个孩子的美国夫妻,已经买好第二天回国机票,他们希望能进中国馆看看,问可否通融。徐沪滨立刻给他们开了绿灯。他说:能够让多一个外国观众进来,看到真实的中国,传播真实的中国,把一种美好的情谊带回去,这是好事。
   
    俄罗斯内政部组织的英烈子女代表团,是又一个徐沪滨圈定由自己来接待的贵宾团。这些5-16岁的孩子,眼神中的忧郁给他带来刺痛,他尽可能温柔地给他们解说,他希望自己能为减轻他们忧郁、改善他们精神状态多少起一点点作用。他同时也为俄罗斯内政部的行为感动,这样的人性关怀,才能激励活着的人为国献身,为国捐躯者也才能安息。分别时,带领他们来的**同志因为得到深深理解,向徐沪滨举手行了庄重的一礼。
   
    我问在中国馆担任翻译的小姑娘姚慧玲,你们见过这么多人,哪一种人会让你们印象最深?是最漂亮的人吗?小姑娘想了一想,说:“是最亲和的人。”
   
    他们都记得法国前总理拉法兰,这位老人在看了短片《历程》后,热泪盈眶,他说他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看着中国人民一步步走过来,这30年真的太不容易。记得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他两次来到中国馆参观,第二次来的时候,像老朋友一样地打招呼:“你们看,我说过我会再来的,我又来了!”记得参加纪念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15周年论坛的几十位各国妇女领袖,穿着漂亮衣裳,在屋顶花园兴高采烈地跳起了舞。记得那个出题来考他们的沙特公主,这位公主知道中国龙生九子的故事,她问:“你们知道龙最小的儿子叫什么吗?我知道。”许多来宾都会说一点简单的中文,津巴布韦总统夫人的中文堪称流利。
   
    中国在看世界,世界也在看中国。中国人正在向世界公民身份转变,这给了公共外交可能性和必要性。
   
    “公共外交是外交的基石。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友好,不能仅建立在政治家和商人身上。只有来自人民之间的友好,才长久可靠。”徐沪滨说。
   
爱祖国,爱生活,爱发展中的世界
   
    记者:今天我进来之前望着高高的中国馆,忽然产生一个联想,对于这一百多天天天在里面工作的人来说,它不是“冠”不是“斗”,倒有点像座“炼丹炉”。每天这么多参观者进进出出,被巨大的热量炙烤,你觉得在这里你会被炼成一颗什么“丹”?
   
    徐沪滨:你这个联想有意思。炼成一颗什么“丹”?还真不好说,但是这个工作确实有净化人的作用。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但熙熙攘攘的世博参观者,却都不是为了“利”字,而是为学习而来。世博会的精神,就是在交流中鼓励大家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如果一个人在为一件正确、美好的事服务,那么可能再辛苦,也会有身心受益的感觉。把中国馆比喻为“炼丹炉”也没错,这里的工作会烧去一个人内心的杂质,留下一种恬静、纯粹的心态。
   
    记者:你怎么理解观众对中国馆的热情?
   
    徐沪滨:我想大概出于三个原因:第一,中国馆是园区里最高大亮丽的建筑,它对参观者自然形成一种吸引。第二,外国观众希望了解中国;中国观众爱国。第三,口口相传,来看过的人会去传播。
   
    记者:因为“爱国”而走进中国馆,这样的情感是不是有笼统之嫌?
   
    徐沪滨:中国作为第一个主办世博会的发展中国家,国民有这样的情感是能理解的,他们想看到一个强大的祖国。你不能去和已经办过5次世博会的日本比较。当然,随着对世博会了解的深入,大家心态平和,会有更具体的想法滋生出来。参观世博会,我认为比“爱国”更恰当的一种情感可能是“爱生活”,“爱发展中的世界”。比如,大家可以更关注中国对城市的诠释,这是吸引全世界目光的主题啊!当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就说过:“21世纪将会有两件大事影响人类的进程,一是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市化。”观众在中国馆中,也可以带着这个问题去看去想,那么即使是一千多年前的《清明上河图》,看到的也不仅是祖先的光荣,而是看能给我们今天的生活提供什么思考参照,那百业兴旺,同时又与河流、自然、乡村和谐相处的城市,我们今天做到了吗?上海世博会选择“城市”这个主题,是因为世界上已经有55%的人居住其中,而城市具有的滋育文明与催生异化的双重特性使对它的认识成为一道世界难题。参观世博会时,观众不妨以恬淡的心情来看,每一个馆就好像是一篇同题作文,每个国家交出不同的答卷,观众可以自己去比较。
   
    记者:你再次谈到“恬淡”,我觉得这后面有一种非常珍惜的心情,你最珍惜世博会的什么?
   
    徐沪滨:坦然真实的交流。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经历过东西方的“冷战”时代。那时我们只知道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暗无天日”,小时候对这个词汇的想象,真的觉得那些地方从来不出太阳。这些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民对世界的了解大大增强了,但毕竟大多还是通过媒体的选择性播放。这次世博会上,观众看到的是完全自主的呈现,各国根据对主题的理解,自己来阐释表达,这样近距离、真实的呈现,是非常值得珍惜的;另一方面,观众进来看什么、选择哪个馆,我们官方也没有进行任何规定和引导,一切交给观众自己。这种交流的真实和自由,来之不易,非常值得珍惜。
   
    马恩在《**宣言》中早就说过:“资产阶级由于开辟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了世界性的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如此。”怎么理解这么一个世界性的潮流?全球化不是一个空洞的词,它会用战争、枪炮、贸易等各种方式来进行,但也有世博会这样和平的方式。彬彬有礼,不是客套,是发自内心的对他者的尊重,只有在中外比较性的学习中,敏锐感受到各国文化差异,才能尊重差异、跨越差异。通过举办上海世博会,我们要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发展道路,也让中国人民自己更清楚自己的过去和未来,了解世界。
   
    记者:现在已经有人在讨论上海世博会的精神遗产,你觉得什么会留下?如果说有什么不足,又是什么?
   
    徐沪滨:上海世博会的精神遗产我相信会是深广的。对于主办国来说,举办世博的真正目的,在于启迪整整一代人的思维方式,提高国民素质。经过一百多年现代化的历程,我们已经过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阶段,更多的是要实现观念和道德的现代化。我相信,世博会后,和平、向上、热爱地球家园、可持续发展,这样一些理念会存留下去。若说有不足,在节约办博方面,应该还有可以努力的地方吧。
   
    记者:最后问一句,当获得中国馆馆长这一任命时,你是什么感受?虽然这是个短期职务,但作为第一次主办国的馆长,也可说是进入了历史。
   
    徐沪滨:幸运的苹果砸中了我。世博会的举办是全中国的一件大事、盛事,从中央到地方,真的是全国一盘棋,无数的人在为它工作奉献。作为一个中国人,获得这个任命当然是骄傲的,作为一个在上海出生的人,我还有一份格外的喜悦。当然,紧随而来的是对这一职责的使命感和忠诚感。

徐玉杰 发表于 2010-10-1 23:10

{:6_167:}中国馆火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徐沪滨 越来越恬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