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卫 发表于 2010-11-14 10:26

徐悲鸿小品掩映画坛旧日逸闻(组图)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1/15/15FE44B39E58B1CFECAE32BDFEA5BE11.jpg

徐悲鸿·双寿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2/2F/2F4A36494D28E9625F8CE5D492DA028B.jpg

孙多慈·极目孤帆远
记者 詹皓

  晚报讯 著名出版人、文字高手董桥先生的一批旧藏将首次走上拍场,参加本月20日起在北京举行的嘉德秋拍,其中两幅徐悲鸿小品和孙多慈画作配合着董桥的文字,让人回忆起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一桩艺坛逸闻。

  香港文化人董桥不仅是玩转文字的高手,也精于收藏,但藏品从未集中上过拍场。中国嘉德今秋征集到的这批董桥旧藏,多半是董桥通过文字细细品读过的。被命名为“旧时明月”的这个专场,汇集了董桥精心收藏的徐悲鸿、张大千、齐白石、胡适、沈从文、台静农等人的书画。藏品如同董桥的文字精致恬淡,后面多半都有故事。

  两幅徐悲鸿小品,一幅是画给学生和情人孙多慈的寿桃,一幅是画给孙多慈同学李家应的水鸭。董桥说,很难再找到情致这样细腻的徐悲鸿了。小品作于1937年春,在那之前的1934年秋天,孙多慈和她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的同学一起跟徐悲鸿到天目山写生,漫山银杏、核桃、山楂、茱萸的缤纷中,她发现几株相思红豆,选了最大最红最晶莹的一颗,轻轻采下来,庄庄重重放在徐悲鸿老师的手心上,纯稚的脸颊顿时泛起一片绯红。 1937年,徐悲鸿跟蒋碧薇闹离婚,他到香港、广州办画展后去了长沙,碰到这两个女学生,请她们在湖南馆子吃饭。饭桌上的筷子特别长,徐悲鸿挟起一筷子好菜伸到孙多慈嘴边,孙多慈只好一口吃了。“此乃湖南长筷之妙用也!”徐老师说。那两幅小画也许正是那几天给她们画的。

  徐悲鸿和孙多慈的师生恋是现代艺坛上的逸闻,尽管没有开花结果,毕竟是当年骚人雅士常常渲染的茶余佳话。徐悲鸿前后两位夫人蒋碧薇和廖静文的回忆录里也少不了孙多慈的倩影,只是落笔处淡得似梦似幻。郁达夫夫人王映霞回忆说,1938年,李家应跟她在火车上闲谈,要王映霞给她的同学孙多慈介绍男朋友,还透露老师徐悲鸿正在追求孙多慈。李家应和孙多慈家里都反对他们相好,毕竟那时候徐悲鸿还有妻子。直到徐悲鸿跟蒋碧薇离婚,孙家还是反对女儿跟徐老师好。徐悲鸿到印度讲学的那四五年里,孙多慈终于经王映霞介绍嫁给了当时的浙江教育厅厅长许绍棣,徐悲鸿不久也娶了廖静文。

  孙多慈后来一直在台北师范大学当教授,1975年去世。前几年,董桥在中国嘉德拍卖会上看到一幅孙多慈画于1952年的《极目孤帆图》,画上题的五言律诗正是年轻时她写给徐悲鸿的诗:“极目孤帆远,无言上小楼。寒江沉落日,黄叶下深秋。风励防侵体,云峰尽入眸。不知天地外,更有几人愁? ”画是孙多慈40岁时在台湾画的,诗写得凝练。董桥说,“说她多情也许不如说她深情:心中悔恨,笔底婉约,说得再白也只能轻轻抱怨红树无心,青山无言! ”

  画了那幅画的第二年,徐悲鸿在北京病逝,据说,噩耗传到台北后,给孙多慈报丧的不是别人,正是蒋碧薇。孙多慈“脸色大变,眼泪夺眶而出”。
  作者:詹皓 (本文来源:新闻晚报 )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news/img07/end_i.gif

徐玉杰 发表于 2010-11-14 18:53

{:6_165:}寿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徐悲鸿小品掩映画坛旧日逸闻(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