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锋:禁绝地方对中央物价调控的“软抵制”
前天,国务院办公厅发布16项旨在稳定物价的措施,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稳定与民生密切相关产品的市场价格。这一通知与前几天国务院常务会议“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的表述相呼应,引起广泛关注。两年前,在全球饱受金融风暴之苦时,温总理曾说过一句引起强烈共鸣的话: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今天,中国率先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经济回暖,甚至在一些领域多少出现了“过热”的苗头,此时此刻,当我们以未雨绸缪之心来看待物价调控时,这句话仍然有其独到意义——控物价、战通胀,“信心”同样贵比黄金。
这是怎样一种信心?显然,它不是两年前一片冬意萧瑟中那种顽强的“看涨”的信心;当然,它也不应成为对未来经济局面“看空”的预期。准确地说,这更多是一种对政府宏观调控决心和手段的信心。
就中央调控物价的决心而言,人们有充足的信心。这源于一种基本常识:健康理性的宏观经济步调方能最终有利于国家和人民。不过也要警醒,一些地方和部门能否同样持有这样的理念。最常见的莫过于此前对群众诟病已久的油价、菜价、肉价非正常上涨,一些地方和部门或视而不见,或虽有反应却重视不足。更典型的例子则是,一些地方政府甚至参与了某些商品的炒作,比如,新华社就曾披露,从马帮进京到故宫百年贡茶回乡“省亲”,普洱茶的恶炒风潮中,原产地政府在其中颇烧了几把猛火。这般角色错位,与其奢谈稳定物价,岂非鸡同鸭讲?
至于对政府调控物价的手段和方法,也应理性看待。固然,在经历了30多年的市场经济历练后,今天中国在调控技巧上日趋纯熟,但毋庸讳言仍有许多值得提升的空间。自上而下的调控策略,有时尚值得进一步咂摸和推敲;而一个更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来自中央层面的调控决心和方略,到了下面一些地方便出现逐层的信息损耗和递减。例子无需多举,生活常识已经给了我们很多教训,最典型的莫过于房价调控——中央三令五申,多部委联合发力,可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调控组合拳到了具体执行部门和地方上,往往“拳打棉花”,或被化解,或遭“软抵制”,最终不痛不痒,起不到预期的效果。
可见,今天防过热、战通胀仍然强调宏观调控的“信心”,并非不合时宜,更非杞人忧天。怎样确保有关地方、部门将中央的坚定决心变为执行力,不变形、不走样,如何避免好经被念歪,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综合运用调控手段,以市场和法律手段为主,行政监管、干预为辅,两条腿走路;又必须从整顿吏治、重构官员政绩考核体系的角度加以制度修补,为中央调控的权威提供软件驱动。
如今,美国已确立货币量化宽松的政策导向,在我国一些领域通胀苗头亦已初显,物价上升在全球范围都可能成为一个值得警惕的趋势性问题。如何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平稳度过此轮通胀潜流的冲击,尽可能稳定国内物价总水平,将是一个既考验决心,更考验技巧的命题。
物价上升在全球范围都可能成为一个值得警惕的趋势。如何平稳度过此轮通胀潜流的冲击,既考验决心、更考验技巧。对此,信心同样贵比黄金。徐锋 {:6_134:}调控组合拳的击点,应落在石头上,而不是打在棉花堆上。 {:6_167:}严格监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