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全龙:山城里走出来的“面包大王”
徐全龙本是资溪县水泥厂的一名普通工人。1994年,因单位效益不好,他从资溪县水泥厂下了岗,那年徐全龙才24岁。下岗时,徐全龙感到茫然若失,当时的他一没有资金、二没有技术、三没有经验,能干些什么呢?他心里可是一点底也没有。当时,资溪面包产业刚刚兴起,许多资溪人在外地做面包赚了钱、发了家。徐全龙心想:别人能创出一番事业,自己为什么不能呢?怀着创业的梦想,徐全龙向亲朋好友借了3万元钱,在杭州开了一家面包房。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为了节省资金,徐全龙租了一间冰库做店面,白天开店做老板,晚上就睡在地板上。开始因为技术不精,生意十分清淡。为了扭转这种不利的局面,他便偷师学艺,在一家高级宾馆的玻璃窗前偷看人家做面包,回家后再认真琢磨。慢慢地技术有了进步,生意也渐渐好起来。两个月下来,他赚了4000多元。从偷师学艺到掘出第一桶金,徐全龙有了一个深刻的体会:要想生意好,技术是关键。为了学到更多的技术,他先后到上海、广州等地学习烘焙、裱花。使自己的面包、蛋糕制作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兄弟姐妹也开始跟他学做面包,同时开了6家分店,生意越做越大。
但徐全龙没有满足于现状。从1994年开始,他先后16次到广州、上海、山东、江苏、湖南、浙江等地学习裱花、艺术蛋糕塑雕、烘焙等技术。哪里有培训,哪里就有他的身影。2000年,他凭自己的实力拿到了“黎国雄蛋糕装饰研究发展中心”(业内龙头)颁发的金杯。2003年,他还抽空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面包、蛋糕技术交流和发展趋势发布会。10年来,他花在学习培训上的钱已不下10万元。
1998年,徐全龙调查发现,资溪人面包制作水平整体偏低,大多是夫妻店、小作坊,技术落后,有的店铺还停留在80年代初的水平,适应不了现在的市场发展和变化。于是,一个提高家乡人的技术水平、回家办班搞培训的想法在他的脑海中油然而生。经过紧张筹备,2002年8月8日,徐全龙投资300多万元的资溪县面包协会人才培训中心挂牌成立了。面包人才培训中心的成立,正式拉开了徐全龙面包培训事业的序幕。培训中心开设了烘焙、裱花、塑胶蛋糕培训班,他聘请了几位有志于面包人才培训的技术能手一同创业,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技术培训上。为了便于教学,他将自己多年的所学心得和技术要领编成教材,分发给学员;为了强化管理,他专门购置了电脑、传真等设备,学员档案实行电脑化管理。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徐全龙的不懈努力下,培训中心目前已初见成效,学校招收的学员遍及北京、辽宁、山东、安徽、河南、福建、浙江及本省鹰潭、新余、吉安、抚州等省、市。下岗职工达60%以上,30%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大多学业有成,95%以上找到了就业门路,有的还开办了属于自己的面包店。
徐全龙还将爱心献给那些需要关爱的人。鹤城镇三江村方忠红家庭比较困难,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家人用积攒下来的钱让方忠红学习面包技术,希望他能在外谋到一个好职业。不幸的是,方忠红在学习期间父亲突然患病去世,家里一下子失去了顶梁柱,困难可想而知。徐全龙了解这一情况后,将方忠红所交的学费全部退还给他,并对他说:“培训中心就是你的家,办完了家中的事情,随时欢迎你回来学习。”逢年过节,徐全龙总会将自己精心制作的蛋糕送到敬老院,送去对老人的关爱;哪位老人生日,徐全龙只要知情,也总不忘送上一盒精美的蛋糕,送去对老人的祝福。
有人说,有梦想就有希望,有付出就有收获。经过15年的不懈努力,徐全龙从一名一无所有的下岗职工,到颇有成就的面包店老板,再到意气风发的培训基地的创办人,他用自己经历证明:下岗不是人生的句号,下岗是孕育希望的逗号。
徐全龙告诉笔者,资溪县面包协会人才培训中心已拥有专业省级执教老师40多名,是我省第一家专业的面包培训学校,主要从事蛋糕面包的技术培训及资溪全龙面包连锁加盟、食品器具的开发与销售。该校自2002年8月创办以来,已培养了全国各地学员26000余名,其中绝大多数经培训后自主创业当上了饼店老板。累计带动4万多人就业、创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曾经有人说过,成功永远属于有志向、有准备的人,我们祝愿徐全龙和他的面包协会人才培训中心越办越红火。 {:6_167:}徐全龙--------面包大王 造水泥,做面包,工艺不同,内在是否异曲同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