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亚芬痛斥 中外合办学不能成卖文凭
中国宁波网讯 “经常有国外的办学机构与我们联系,希望开展短期合作,共同颁发文凭,牟取利润。这种中外合作办学有‘卖文凭’之嫌,违背我国高教对外开放的初衷。”昨日上午,正在出席省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省政协委员、浙江万里集团董事长徐亚芬在接受采访时痛斥这一中外合作办学中的不良现象。徐亚芬委员认为,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应特别注意外方院校的办学动机。作为我国教育的一种形态,中外合作办学同样应该坚持公益性原则,如果以赢利为目的,必将严重影响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阻碍中外合作办学事业在我国的健康发展。然而,目前在许多国外办学机构眼中,中国是教育市场的一块大蛋糕,再加上这几年欧美经济比较萧条,教育资金匮乏,许多国外办学机构希望在中国教育市场分一杯羹。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中外合作办学领域会出现以下不良现象:以发对方院校文凭为收费依据,但无法兑现招生承诺。比如对方合作大学的核心课程比重、核心课程的外方教师人数等,对学生收费是高了,但学校无法提供与对方院校同等的教学质量,没有与对方院校在师资、质量保障体系、教学资源等方面实现共享,有“卖文凭”之嫌。如果以赢利作为中外合作办学的出发点,以“产业化”的视角办大学,以商业模式运作大学,将导致某些国外办学机构趁我国新一轮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在中国牟利。
徐亚芬指出,在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过程中,各地要坚决反对“重数量、轻质量、多点布局”的现象,警惕出现“一女多嫁”的局面,即一个国外院校在中国多地办学的情况。不要光盯着全球百强大学等海外名校,而要更多考虑所引进的专业是否有利于培养国家及地区发展急需的人才。要自编教材,独立授课,进行在中外合作大学实施党建工作的尝试,绝不能把学生意识形态的主导权拱手相让。要鼓励引进不同国家、不同教育主体、不同专业特色的大学,既可以形成竞争,又可以使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充分保证,取长补短,为中国的各项发展所用。(记者龚哲明) {:6_167:}就是卖文凭 {:6_167:}就是卖文凭 {:6_134:}此种现象已不足为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