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才:中美贸易不平衡与人民币汇率密切相关
http://img.jrjimg.cn/2011/01/20110115153735118.jpg中国经济交流中心徐洪才 (来源:中国网) 金融界网站讯 2011年1月15日,中国经济年会在京举行。在本次论坛上,中国经济交流中心徐洪才教授在圆桌讨论中表示,造成中美之间贸易失衡,所谓的全球不平衡的原因,根本原因还在于中国和美国各自的经济结构性的问题。从美国而言,主要是消费过多、储蓄过低,另外就是滥发货币,本身产业空心化。 以下为徐洪才演讲文字实录: 刚才张燕生研究员就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原因作了具体分析,其实这个问题和人民币汇率的问题是密切相关的。从去年以来,美国参众两院包括主流媒体对中美贸易失衡以及人民币汇率问题施加了压力,针对这个问题,其实它的理论根据就是美国有一个著名的智库叫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他们提出了一个人民币汇率综合模型,这样一个模型后来被克鲁格曼以及美国参众两院议员所利用,后来我们中心作为一个新生的民间智库,在郑新立主任亲自指导下,组织力量进行了深入研究,然后进行了积极的应对。我们除了发现他们这个模型本身存在一些前提性假设的问题,另一方面,我们更多的发现造成中美之间贸易失衡,所谓的全球不平衡的原因,根本原因还在于中国和美国各自的经济结构性的问题。从美国而言,主要是消费过多、储蓄过低,另外就是滥发货币,本身产业空心化。从我们中国来说,长期的实行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利用低成本的劳动力资源等优势,在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里面,我们把这种比较优势发挥出来,形成了一种贸易顺差。刚才张燕生研究员也分析了,顺差的结构其中绝大部分是由加工贸易、跨国公司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解决全球的失衡,或者中美之间的贸易不平衡,实际存在三种思路:一是美国人一贯倡导的,就是人民币快速的升值,用这样一个简单的办法,把这个复杂问题简单化,似乎可以里立竿见影,解决问题。但是历史事实和经验表明,单纯的依靠汇率解决不了中美之间的贸易平衡问题。从八十年代日本的经验和德国的经验,以及我们2005年以后人民币汇率改革以后,人民币的名义汇率升值了20%左右,但是我们之间的贸易不平衡问题反而加剧了,事实证明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事实表明,城乡二元结构和劳动力价格比较低、资源价格比较低、土地价格比较低,导致了特殊阶段的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在过去的三十年,给我们积累了庞大的外汇储备。在这个基础上,未来我们从人均GDP4000美元向10000美元进军,也就是突破“中等收入陷阱”这样一个历史阶段,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提出,采取一种渐进式增加工资和渐进式的人民币升值组合的对策。当然,人民币的快速升值、名义汇率的快速升值,对我们经济体系有很大的冲击,这是不言而喻的。
另一方面,工资的快速上升,像厉以宁教授所讲的,这种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压力,可能在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内,对我们也会形成一个很大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渐进式的人民币的升值和工资的渐进式增加,让老百姓能够分享改革的成果,同时,我们采取六大对冲措施,通过技术进步、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主体是我们的企业,目前国有企业创新性不足。另外一方面,就是加工贸易的转型、劳动密集型转型、经济模式的转型、资源密集型模式的转型,以及稳步推进资源等生产要素价格,包括资金、资本的价格市场化的改革。与此同时,我们抓住人民币渐进式升值这样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把这几个方面结合起来,有可能在未来10年到20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实现中国的可持续的发展,把这种外部的压力和内在的结构调整的动力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谢谢。 {:6_163:}根本原因还在于中国和美国各自的经济结构性的问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