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卫 发表于 2011-2-22 08:49

徐云鹏:高铁时代,谁来捍卫出行者的选择权?


  近来,一些旅客反映,部分沪宁线普通列车票“限购”、只能买到动车或高铁票。记者在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网站查询到,目前,沪宁之间有140多趟列车,其中,动车和高铁以外的列车占三分之一以上,大多数是中长途列车,短途列车以动车和高铁为主。
  沪宁线是我国动车和高铁投入运营较早较多的一条发达线路。眼下在部分沪宁线出现的普通列车票“限购”问题,随着动车和高铁运营在全国的迅猛发展,恐将层出不穷。
  铁路一“限购”,旅客挺犯难,毕竟中国目前贫富差距较大,经济出行是首选。尤其是对农民兄弟来说,普速列车好比白米稀饭,价廉物美,出行很喜欢。高铁则像肯德基,虽然精美,但“那是有钱人才能享受的”。假如铁路部门不顾广大普通旅客的经济承受能力,一股脑将把他们往动车或高铁列车上赶,势必会导致千骑跨省奔团圆的浩荡奇观愈演愈烈。虽然路途遥远,顶风冒雨,险象环生,让人捏着一把汗,但公路上的“摩托骑士”队伍恐怕不断壮大。
  这是因为旅客用脚投票,怎么实惠怎么走,骑行回家“省钱”。一名农民工算了一笔账,虽然买一辆摩托车7000元左右,但可以用好几年,而坐火车从广东回一趟贵州老家就要600元,“来回一次就花掉半个月的工资了”,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他们拿不出,更舍不得呀。
  需求决定供给。有什么样的出行需求,就提供什么样的运输保障。如同一个城市里轻轨、有轨电车、大小客车、班车、出租车、摩的、倒骑驴、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并存一样,即便是出租车,也有高中低不同档次车辆供乘客自由选择,其目的都是为了满意不同人群的出行需求。
  同样,目前我国铁路有G、D、T、Z、K等不同字头的列车,这样的运输计划安排,就是为了适应不同旅客群体的出行需要,也是实施价格和运力动态调控的“市场化”手段。有专家建议,铁路部门可以就运力和车次的变更在网上征求意见、建立反馈机制,并根据旅客的需求增减车次,这样可以更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教授孙章提出,“应当引入市场机制。高铁上座率不足时可以参照航空出行进行打折,不仅不浪费运能,也能让更多百姓实实在在享受高铁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确实,铁路没有必要硬逼旅客使出“曲线出行”策略。比如,从上海去南京的旅客,要把票买到滁州站,然后南京下车,尽管多花了5块,但还是比动车、高铁便宜。
  尽管市场经济的极大好处是缩小贫富不均,但这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个市场经济极大繁荣的过程,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尚不发达,资源相对稀缺,贫富差距较大。高铁应该与人民群众的高收入相衔接,铁路部门在安排列车运营时,要首选多想想广大低端消费者的出行需求,多听取他们的意见要求,多维护普通旅客的出行权益,真正实现人民铁路为人民。

徐晓夫 发表于 2011-2-22 09:31

{:6_134:}**民意的结果,官员们比谁都清楚。

徐东升0605 发表于 2011-2-22 09:36

高铁,有利也有弊。乘车时间缩短了,只注意大的流动,却限制和妨碍了小流动。乡下老百姓农闲时提上一篮子炒花生,或摘下几十个石榴,坐上三、五站火车到城里换个零花钱的历史,终止了。

徐玉杰 发表于 2011-2-23 20:45

{:6_167:}护了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徐云鹏:高铁时代,谁来捍卫出行者的选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