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昙:进退参透规则
外资从中国国内快递市场撤退,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信号?如果形容国内快递市场,用“这是一个最好的年代,这是一个最坏的年代”这一句再恰当不过。
中国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催生了一场快递盛宴。有数据显示,在2006年中国的快递业务量不过10.6亿件,而在2010年前9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快递公司业务量就已累计完成了16.4亿件。2010年中国快递业务额达到了600亿元人民币。
庞大的市场和光辉的前景,引来民营快递、中国邮政EMS、国际四大快递巨头(DHL、UPS、FEDEX、TNT)三方势力的争夺。
但是,中国国内快递市场仍然处于野蛮生长阶段。
一个悲哀的现实是,蛋糕越来越大,竞争者越来越多,单个企业的利润却在减少。
因为在燃油、人力等各项成本与日俱增的前提下,快递的价格却无法提高。
这源于民营快递既不是行业规则制定者,也不具备完善的商业模式,终究要处在行业生物链的最底层。“四通”(圆通、汇通、中通、申通)等几大知名快递公司摩拳擦掌要和淘宝谈判涨价,最终却以妥协告终。
市场的不规范还体现在目前的快递业陷入了一片价格红海。典型的案例是DDS,当年其进入上海的5个月内,日接单总额高达15万元,但单价价格却低得可怜:“同城5元,省内6元,跨省8至10元。”这种自杀式的低价策略快速把DDS送上了黄泉路。
这也是DHL快递亚太区CEO许克威给出的暂时退出中国国内快递市场的理由。“目前国内快递市场的竞争方式和发展环境”问题并不适合DHL有所作为。
对于外资来说,目前进入国内快递需要两个条件:一是牌照;二是网络。
2009年10月1日,新《邮政法》实施,大大抬高了快递业进入的门槛和运营成本。尤其规定外商不得投资经营信件的国内快递业务,降低了国内快递对外资的诱惑。四大巨头历年来拼命抗争新《邮政法》,不过是为了给自己争取更大的市场空间。
企业的竞争力在于成本优势和差异化竞争。政策风险和经营成本问题使得外资在国内快递市场上并未占据优势。
DHL真的要放弃这块诱人的蛋糕吗?应该不是,许克威的说法是“国内快递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一定要切入的问题。只要时机合适。”
外资在中国的策略,就是不断的博弈政策以及曲线迂回的占领市场。
许克威领导下的DHL参透了中国市场的行事法则。把公司的理念“全球化思维,本地化战略”发挥到了极致。
从和中外运联姻一事可以看出DHL对中国市场的理解:政治上的稳定就是业务稳定的前提。
最初,外资进入中国无一例外要选择与中国企业合资以顺应政策限制,一旦政策桎梏解除,势必“离婚”以主导市场。只有DHL是个例外,当UPS和中外运、FEDEX和大田集团以高昂的代价离婚(2004年UPS为了独身不惜支付1亿美元分手费给中外运),DHL始终牢牢地绑定中外运这家央企,中外运在稳定政府关系上无疑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在此跷板之下,DHL不断布局中国市场,取得了和UPS、FEDEX竞争上的优势。
正如DHL在美国受到政策限制(外资在美国合资公司持股不能超过25%)一样,其退出美国国内快递市场把资源投到了美国之外的国际快递业务上。目前,DHL也把业务重心放在了最擅长的中国之外的国际快递业务上面。
DHL深知网络是利润的通道。DHL不断的扩大亚太区尤其是中国的布局——加大香港和上海转运中心建设,加大在中国的网络建设投入等等。
在此布局之下,也使得国际快递的门槛越来越高,这是基于网络、飞机、转运中心等设施的业务门槛。目前,中国国际快递市场的80%业务量被四大快递占据。在中国企业越来越大程度被纳入全球产业链之际,DHL等外资快递被拒于国内快递市场之外却钳制了全球产业链的利润高点。http://img.hexun.com/home/hx.gif
{:6_167:}无利可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