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卫 发表于 2011-9-14 09:28

评论:徐桑楚的两把杀手锏——剧本与人才

http://i2.sinaimg.cn/ent/cr/2011/0913/3936441416.jpg 徐桑楚的杀手锏是抓紧剧本与人才
  徐桑楚(1916-2011)电影人,上海电影制片厂原厂长
  1983年,军旅作家李存葆的中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在文坛引起轰动。各大制片厂纷纷派编辑去济南军区,想拿到电影改编权。有家大厂开出的条件十分优厚,上海电影制片厂的编辑眼看处于劣势,打电话回去告急。接电话的是时任厂长徐桑楚。他立即回复:“你同作者讲,如果他愿意把改编权给我们,我就请谢晋来拍。”最终上影取得改编权,《高山下的花环》成了谢晋的又一部力作,在同名话剧、电视剧已上映的情况下,依然创下1.5亿人次的上座纪录。
  剧本与人才,是徐桑楚治理上影乃至致力电影事业一生所凭借的两大杀手锏。以此思路,上世纪60到80年代他任制片人的影片,包括了《林则徐》《李双双》《红楼梦》《从奴隶到将军》《天云山传奇》《巴山夜雨》《喜盈门》《牧马人》等200多部。
  徐桑楚1916年出生,浙江鄞县人。他1949年开始从事电影事业,担任上海电影局副局长兼上海电影制片厂厂长是在“文革”结束不久、百废待兴的1978年。经历十年浩劫,上影家底已所剩无几:摄影棚年久失修,照明车间的灯一通电就被烧掉,服装车间里数以千计的戏服也都发了霉。徐桑楚接手之后,细细算了一笔账:家底虽败了,但上影还保存了一大笔财富,那就是人。
  “文革”后,“海燕”与“天马”两厂合并时,编、导、演、摄、录、美、服、化、道等基本创作人员和技工尚有500多人。那些老技工不但手艺好,心也细,给一张图纸,马上能估算出多少工料、多少成本,很会精打细算,懂得为制片人省钱。厂里的高级文艺骨干共有108位,号称“一百单八将”。徐桑楚说,这就是我们上影翻身的本钱。
  当时剧本供应不足,一旦有了本子,总是老导演先拍,而年轻一辈已在“文革”期间荒芜十年,眼看人到中年,却一部片子也没拍过。徐桑楚就提出“让年轻人跟老导演一起拍行不行?”老的年纪大,体力不支,退到二线指挥,年轻的到一线具体操作。就这样,李歇浦跟着张骏祥拍《大泽龙蛇》,黄蜀芹、石晓华跟着谢晋拍《啊!摇篮》,吴贻弓跟着吴永刚拍《巴山夜雨》 石破天惊,一炮而红。这些新人的崛起,把上影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从1979年起,上影基本摆脱了青黄不接的窘境,老中青三代导演中,全国知名的就有50多人。顶峰时期,全厂有16个剧组同时开机拍戏。在今天,但凡上影的人,不论是第四代、第五代,每每讲起徐桑楚,都会说:“没有老厂长就没有我的今天!”
  人才有了,还要解决剧本问题。徐桑楚率先扩编文学部,将编辑人数增加到50位,任务主要是面向全国作家组稿。文学部的墙上挂着一幅全国地图,编辑们将全国分为南方、北方、上海和部队四大区,对各地作家采用人盯人战术;只要当地文联、作协开会,上影的编辑都会不远千里赶去参加——只有开会,才是找人总是最容易的时候。
  徐桑楚还给文学部下了一些硬性指标。比如编辑每人每年至少提交两个剧本,50个编辑提交的100个剧本中,要有一半达到可投拍的条件,再由艺术委员会从中精选20部左右投拍。他常常说,“有一部拍一部,一般拍不出像样的东西。只有十里挑一、百里挑一,才是出好作品的前提。”他又把指标下发到导演手里,发动他们自己去找剧本,管这叫“两条腿走路”。这尤其能调动那些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导演,他们会时不时跑到文学部串门,了解编辑手上都有什么题材,哪些比较适合自己。一旦发现感兴趣的剧本便提前介入,与作者一起迅速修改完善。徐桑楚还要求文学部每年有计划地组织名著改编。在他看来,这是保证一个厂出大作品、好作品的重要措施。1981年开始,上影陆续改编了茅盾的《子夜》、鲁迅的《阿Q正传》、曹禺的《雷雨》《日出》、艾芜的《漂泊奇遇》等名著,几乎全成了上影的镇厂之宝。
  1982年,上影开锣大戏是《牧马人》,收场大戏是《城南旧事》,两部片子几乎席卷国内所有大奖,被称为上影的“龙头凤尾”之作。那年年底,一次在北京开会,徐桑楚的肩头忽然被人重重拍了一掌。扭头一看,北影老厂长汪洋扒着他的肩头,大着嗓门说:“桑楚,你不能把所有的奖杯都拿回上海,也要给兄弟单位留几个啊!”
  (作者为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教授石川)

徐晓夫 发表于 2011-9-14 10:49

{:6_134:}此条新闻已发过。

徐玉杰 发表于 2011-9-14 21:07

{:6_167:}不行重复发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评论:徐桑楚的两把杀手锏——剧本与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