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卫 发表于 2011-10-15 20:40

徐立凡:10小时查清的内幕何其乖谬

  以曲解法律条文的方式坚称招标无问题,不能不令人怀疑其中还有多少内幕藏在暗影当中,不能不令人怀疑此举的真实意图。
  海口市一家“五无”软件公司以590万元高价中标海口市人民医院项目经曝光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10月10日,海口市财政局成立联合调查组,宣布就“五无”企业赢得政府采购的事件进行全面核查,并表示要正确对待,采取及时有效措施,做好总结和反思。仅在10多个小时后,海口市财政局就向某媒体公布结果,确认招标无问题。
  “全面核查”需要的证据搜集、招标程序检查、企业资质审核、可能存在着的寻租行为的甄别等大量工作,是否能够在10小时内完成,现在无从证明或证伪;经过如此“高效率”的调查后得出的结论,也不是对“五无”公司中标政府采购作有罪或无罪推定的凭证。但是,海口市财政局的论证方式,不但不能令人信服,相反,会令人更添疑窦。该局的调查结果认为,“五无”公司之所以获得政府大单是因为采用了“联合体投标”方式,与“五无”企业联合投标的企业符合资质要求,所以于法有据。
  然而,根据招标投标法规定,由同一专业的单位组成的联合体,按照资质等级较低的单位确定资质等级。也就是说,包括“五无”公司在内的投标联合体,即使其伙伴资质再过硬,也等于没资质。招标投标法及实施细则已颁布12年,招标方何以对此一无所知?特别是在宣布“全面核查”后,仍然以曲解法律条文的方式坚称招标无问题,不能不令人怀疑其中还有多少内幕藏在暗影当中,不能不令人怀疑此举的真实意图,是在海南省纪检监察部门和海口市检察院均已介入事件调查后,力求通过自查获得某种主动。
  “五无”公司中标是否没问题,真相并不难查。真正需要担心的是这起10小时就查清的政府采购内幕及其乖谬的论证过程。这一案例,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政府采购机制中监管的空白点有多大。政府采购制度的出发点,是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但是,由于缺少监管,政府采购成了不法寻利者借以设租、寻租的工具。采购没有阳光化的制度设计,已令不法分子有空可钻,而政府采购的名义,又起到了保护伞的作用。
  政府采购,即以全民名义采购,其出发点和目的都是用好人民的钱。如果任由政府采购异化,或者曲解法律条文,等于是全民利益和政府公信力的双输。从这个角度说,10小时“查清”政府采购项目的高效率,提醒我们的是确立和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的急迫。制度越完善,人就越规矩,而滑天下之大稽的乖谬也就越少。

徐晓夫 发表于 2011-10-16 09:47

{:6_134:}建筑业玩这种把戏,已经司空见惯了。《招投标法》在中国早已是一纸空文,一个人(有来头的)一个包(有钞票的),其他无任何证件而成为某公司(国家认可的一级/二级企业)项目经理,承担几千万工程施工的事,已不是什么新闻事件了。

徐玉杰 发表于 2011-10-16 18:20

{:6_167:}楼主太厉害了!楼主,I*老*虎*U!
我觉得徐氏宗亲网是注册对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徐立凡:10小时查清的内幕何其乖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