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天使”徐长林
本报记者 方燕2 月29日,初见徐长林,黝黑的皮肤、粗糙的双手、微微弯曲的后背,因常年户外工作、风吹日晒导致毛细血管扩张,面部黑红黑红的,却总是挂着憨厚坦然的笑容。一把扫帚、一个簸箕、一辆板车,黄色工作服、大口罩,自1995年从事环卫工作以来,他一干就是17载,风雨无阻,从未间断。
徐长林是当涂城关人,曾是下放知青。1995年,她刚从乡下回到当涂县城,当时因为工作不好找她就以临时工的身份在环卫所做起了环卫工作。用她的话说当初做这份工作完全出于生计和偶然,但后来却渐渐喜欢上这份工作,舍不得离开了。
1995年徐长林才上班时,一个月工资不过一百来块钱,现在每月 750 元而已,上一个晚班则加10元。环卫工人一天分两个班:5:00-12:00、12:00-17:30,另外还有一个 17:30-21:30的晚班。
刚来到环卫所时,徐长林动作不够熟练,清扫速度慢,只能比别人提前一小时开工,一天两个班上下来有十几个小时,手指的血泡都磨破了,回到家两条腿像灌了铅似的,手臂酸得连碗都端不起来。但是,第二天,她照样早早起床。渐渐清扫熟练了,徐长林就每天早晨4 点多起床,5 点到达路面,7 点半全部清扫完毕,如果提前完成自己的任务她就主动去帮工友清扫。清扫完毕后是路面巡查,进行全天保洁。
从事环卫工作 17年,别说跟家人一起上街,就是子女结婚徐长林也只是跟工友换了2 天班。17个春节她在岗位上,曾经一个除夕,徐长林的丈夫、儿子、媳妇、小孙子到马路上陪伴她,小孙子望着周围居民燃放爆竹迎新年的情景,对奶奶说,“ 我们家好几年‘三十’晚上没放鞭炮了”,听了小孙子的话,徐长林的泪水夺眶而出……但是看看身后洁净的路面,她又冲着全家人,荡漾起甜美的笑意。
徐长林扫了 17年大街,摸索总结出了自己的“清扫经”:“重点路段勤打扫,人多之处见空扫,垃圾多时突击扫,饮食摊旁轻轻扫,灰尘多时压着扫。”这清扫经天天念,天天干,干不好,就寝食难安。她这 17年扫秃了的扫帚近千把,一个班每天来回扫加起来有5 公里长。
这17年,她先是扫当涂县提署街,后来是当涂县实验小学路段、振兴路,再到现在的提署东路的东门汽车站路段,都是行人车辆繁华路段。她说这是领导看重她,她肯定要尽心尽力、保持路面干净。她这么多年的辛苦没白干,市民理解她、认可她。每到一条路段,她让人不要随便丢垃圾,她全天保洁时都会到人家里“收”垃圾,大家都配合她,还常常邀请她到家里喝杯茶。当她被调离振兴路时,人们的那句“老徐,欢迎你再回来”就已让她很满足。她还说除了市民,政府也重视她这样“扫大街”的,她刚刚被评为全县第二届道德模范呢,她觉得自己做得非常值!
{:6_134:}城市环境的忠诚卫士! {:6_167:}多多关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