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卫 发表于 2012-3-7 09:48

徐新明:开放的上海代表团获赞扬


  6日下午,上海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在人民大会堂上海厅举行,并对中外媒体开放。俞正声、韩正等代表就热点问题回答了多家中外媒体的提问。(3月7日《解放日报》)   上海代表团会议向中外媒体敞开了“大门”。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东方网、香港大公报、凤凰卫视、澳亚卫视、路透社、澳洲新快报、美国彭博新闻社等多家中外媒体上百位记者前来采访。代表们不回避敏感问题,实事求是、从容自信的发言,令现场境内外记者纷纷称赞:“这个观点有意思,讲得好!”   面对中外记者“抛”出来的问题,上海团首先是不回避,而是勇于从正面接话茬进行回答。如“11?15大火灾”事件。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直言面对,正视问题症结,表示吸取教训。俞正声严正指出,“11?15”事件之所以发生,是因为静安区建设部门的负责人和他们的下属企业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下属企业为主管部门支付费用,主管部门为下属企业承揽项目,不惜以身试法。俞正声不讳言问题,坦言承认有几大教训:一是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力度还不够;二是建筑市场的管理有缺陷,疏于过程的监管;三是消防的教训;四是城市安全意识教育的教训。如果我们精心设计制度,就可能堵塞这种因腐败导致的违法施工的行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俞正声如实告知真实情况。如东方网记者问,推进增值税改革试点,上海财政收入可能减少100亿,如何看?俞正声坦率地说,增值税改革试点是上海的机遇,抓住就会加快服务业发展。财政收入减少是有可能的,但为服务业更好发展,付出一定代价是必要的。这些代价也会在今后发展中得到补偿。   无论是公事,还是私事,代表们正面回答问题给记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澳亚卫视记者向俞正声提出怎样利用新媒体与公众沟通,是否有个人时,俞正声直言不讳地说:“我没有开。如果开,就要有一个团队专门来写,写完了还要再看,没有这个精力。”他表示,上海对网络信息有专报制度,新闻办对于重大信息有回应机制。他举例说,自己和同事们每晚都会收到一本《网络舆情专报》。这是我们必看的。俞正声说,网络大大促进了世博会期间为群众服务的工作,“这是个好东西,要用好。”   坦诚的基调奠定了上海团的“开放”。对于记者提出的所有问题,代表们都一一给予圆满的回答。如对上海如何应对这样一个特大型城市的城市管理压力?是否会通过一些限制措施对人口总量进行控制?韩正表示,人口除了管理更要服务。上海过去5年大体每年新增40万到50万人口,这些新上海人为上海的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我们作为城市管理者应当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为他们的生活、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公共服务应该覆盖到生活在这个城市的每一个市民。在被问及上海将为多少困难户解决廉租房时,韩正明确回答:廉租房没有指标,有一户就解决一户,应保尽保。韩正说,几天前他收到市房管局长发来的短信,说一位记者在经适房申请现场采访时感受到登记群众“手在抖,心在笑”。这显示出人民群众对我们的要求和期盼。我会永远留着这条短消息。韩正代表深情的话语,让记者感受到上海市领导和市民心连心。   近一个小时的提问,上海代表团“开放日”尽显“开放”姿态。在记者看来,回答虽然言简意赅,话语不多,但却实实在在地回应了他们的关切。上海团的敢言、自信,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一扫过去对上海人“精明不高明”的印象。对上海的发展更有期待、更有信心。

徐玉杰 发表于 2012-3-7 16:36

{:6_167:}楼主太厉害了!楼主,I*老*虎*U!
我觉得徐氏宗亲网是注册对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徐新明:开放的上海代表团获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