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卫 发表于 2012-9-29 16:09

徐光华:让中秋绽放美丽和质朴



  中秋,传统的节日、诗意的节日、狂欢的节日、美丽的中国童话,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历史的、浪漫的、想象的、哲理的、爱情的、祝福的、团圆的,一多千年来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无限享受。圆圆的月亮赋予美好喻义,寄托了亲人的相聚、思乡的愁绪。小小的月饼成了情感的寄托、传统文化的象征、延续民族传统的一个符号。
  而如今的中秋节,被月饼闹的只剩下一个空壳,少了祭月的风俗,少了赏月的诗意,少了团聚的亲情,少了思乡的愁绪,少了文化的坚守,少了精神的守望,少了情感的回归。它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节日,更不是文化的节日,而是一个穿着传统节日的外衣被过度商业化的“消费的节日”“狂欢的节日”。
  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中秋将至,月饼又成了最流行的商业符号,也成了众多商家追逐的商机,各种月饼相继登场亮。天价月饼、概念月饼、养生月饼、商务月饼……月饼变成了让人不敢吃、不会吃、不能吃和吃不下的“怪物”。中国式月饼,正离文化越来越远,异化成一种奢侈和人情的道具,把中秋节腐蚀得面目全非。
  中秋节变成月饼节,想说爱你不容易。这种中国式月饼的纠结,折射了传统民俗的现代境遇,是社会另一面的一个缩影。在市场经济的冲击、多元文化的碰撞、洋节的狂欢、生活的压力、全民的焦虑中,传统节日逐渐被异化,商业的气息、利益的追逐不可阻挡地渗透到了现代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一方面,商业价值被过度挖掘,将传统节日的外在形式简单、粗糙地剥离出来,充当创造利润的商品。另一方面,传统节日、食品、习俗背后所真正蕴含的文化、历史亲情,却被淡化和抛弃。于是,娱乐与消费成为节日的主题,文化的传承在喧嚣中渐渐遗忘。
  中秋无罪,月饼无辜。是社会的功利、浮躁和不正之风,撞缺了诗意的月饼、皎洁的圆月。节日的过度商业化,“丢掉”了很多具有厚重文化底蕴的传统和民俗,弱化了传统文化的引导、教育功能,形成文化节日无文化的状况,也造成了节日文化资源的巨大浪费。
  其实,中秋文化从来不愁内涵,不愁内容,不愁形式。传统的中秋习俗蕴含的文化魅力与厚重历史沉淀,体现了中国人对团圆、和谐、幸福生活的憧憬。“中国月亮” 赋予的厚重、幽远文化内涵,承载的文化血脉延绵不断,流淌出宁静致远的精神气质,深深嵌入民族的血液之中,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今天,仍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穿透力,照亮、温暖着漂泊在外的游子,呼唤着华夏儿女的团圆与回归。
  传统节日不只是简单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民族情感、文化记忆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对传统民俗的理解,对文化精神的修复,对美的追求,对心灵的关注。
  “月是故乡明”,守护中秋明月,呼唤传统文化回归、文化精神回归、纯洁情感回归。拒绝喧嚣、浮糜、奢侈,多一份心的宁静,多一些文化的沁润,让中秋节回归简洁,绽放美丽和质朴!
  稿源:荆楚网

徐晓夫 发表于 2012-9-29 18:22

{:6_134:}千万不能让月饼变味儿呀!

徐玉杰 发表于 2012-9-30 18:38

{:6_167:}超出月饼的设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徐光华:让中秋绽放美丽和质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