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生坛:赵本山的压力从何而来
昨晚,赵本山在北京大兴星光影视录制江苏卫视春晚,录完节目后在郭德纲主持的脱口秀《郭的秀》中,赵本山宣布从现在起收山,将不会再登台演小品。赵本山还声称,春晚简直是不能承受的压力。(1月31日《新京报》)显然,赵本山退出小品舞台的原因,是他再也承受不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了。那么,谁给了赵本山“山大”的压力呢?
首先是春晚舞台。舞台越大,对演员的要求越高,观众对演员的期望值也越高。央视春晚作为10多亿中国人共同的一道文化大餐,其节目审查之严是众所周知的。虽然近几年来央视春晚剧组一直在尽可能地给予赵本山一些其他演员享受不到的优待,但对赵本山本人而言,享受的优待越多,承受的压力越大——回报剧组优待的最好方式只能是自己表演的节目出彩,除此之外别无选择——正因为如此,赵本山才会发出“春晚简直是不能承受的压力”的感叹。
其次是春晚观众。对于许多早已习惯了吃着年夜饭看央视春晚的中国观众来说,二十年来,每年的除夕夜,赵本山都给他们带来了欢乐与笑声,从来没让他们失望过,所以,他们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今年的春晚,赵本山也不会让大家失望。观众的期望值在逐年攀高,赵本山的压力也在逐年增大,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是,赵本山的精力却在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年衰减,这几个方面的消长和难以平衡,终于导致春晚观众也成了赵本山不可承受之重,无奈之下,他只能选择退出。
再次是小品本身。从舞台的角度来说,没有央视春晚就没有今天的赵本山;但从艺术的角度来说,没有小品,也同样不会有今天的赵本山。正所谓“火借风势,风助火威”,赵本山借小品成名并在几亿中国人心目中拥有了崇高的地位,小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因赵本山的走红而深入人心,成为一种雅俗共赏的大众艺术。然而,任何一种艺术的发展,都必须在形式和内容上不断创新,唯有创新,才能越走路越宽,越走越受观众喜爱。赵本山的春晚二十年,愈往后,其表演风格和作品题材的模式化倾向愈明显,观众和评论者的批评之声也愈多,而赵本山本人所面临的创新压力也愈大,终于,在个人无力扛起小品创新大旗、无力拓宽演出路子、无力提升节目品位和格调的情况下,赵本山选择了退出。
最后是赵本山自己。赵本山是一个在艺术上对自己要求很严的人,这从他连续两届主动放弃上春晚这件事上可略见一斑。实际上,对于赵本山的两次主动退出春晚,我宁愿相信他是因为怕满足不了观众的热切期望而退缩,也不愿相信他是因为身体方面的原因而放弃。因为对赵本山这样的老演员而言,艺术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为了艺术和观众,让他赴汤蹈火他都会在所不惜,如果他能找到让自己拍案叫绝的本子,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弃。赵本山的两次退出春晚,实际上是用行动诠释了他“宁缺毋滥”的艺术态度,也是他无力承受来自自身的压力的一种具体表现。
总之,赵本山退出小品舞台,是一种看似自觉实则无奈的行为,是令人惋惜的。作为观众,我们惟愿小品的发展不要因赵本山的退出而式微,也希望在赵本山之后,能有更多的小品新人尽快涌现出来,这应该也是赵本山本人所愿。
稿源:荆楚网
{:6_167:}没人给他压力。 春晚没本山的确使人遗憾! 听说黄宏也不上了....... {:6_134:}功成名就,全身而退,这是明智的选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