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云鹏:靠人性的光辉凝聚社会正能量
吉林省警方在5日晚间发布消息,称“3·04”失踪案的犯罪嫌疑人周某于3月5日17时许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据周某交代,3月4日上午7时许,他将停放在长春市西四环路与隆化路交汇处“为家超市”门前的一辆银灰色RAV4 丰田吉普车(车牌号吉AMM102)盗走后,驾车直奔长春至双辽公路。途中发现被盗车后座上有一名婴儿。当车辆行驶到公主岭市怀德镇至永发乡公路旁时,周某将婴儿掐死埋于雪中。(据2013年3月6日 中国新闻网)
在当日的媒体上,与这一噩耗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中国日报网的一则消息:纽约偷车嫌犯发现车内有婴儿,报警后弃车离开。一个月前,一对年轻美国情侣从商店里出来准备驾车离开时,一名小偷迅速上车将车开走,他们刚满8个月的女儿坐在后座上。在报警40分钟后,报警中心又接到一个报警电话说发现一辆吉普车内有一名女婴,在告知车辆的准确位置后电话被挂断。据警察推测,嫌犯很可能在偷车后发现后座有个婴儿,也许出于不忍心,就主动报警,弃车逃跑了。
而俩月男婴小皓博却没有这种幸运。“3·04”失踪案发生后,小皓博的父母曾通过广播哀求犯罪嫌疑人不要伤害我的孩子,只要能把孩子送回来,车不要了,什么也不追究。广播电台主持人和律师不停地规劝罪犯不要伤害无辜男婴。当众多市民们得知小皓博在车上时,便自发地在交通路口、马路边、居民区进行拉网式搜救,期望犯罪嫌疑人能丢下孩子,不伤害孩子。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厄运还是降临到小皓博的身上,罪犯太没有人性了。
虽然我们不能妄论外国人就非常敬畏生命,讲究人性。但是,我们必须承认,经历20多年拜金主义狂潮的冲涮,诚信、友善、关爱、同情等道德观念缺失,对生命的敬畏与悲悯感缺乏,这的确是中国社会不争的现实。然而,这次长春市全城搜救男婴,民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社会文明与道德规范,捍卫社会发展需要的正能量。在一次次深切的感动中,人们透过那些冷漠、自私、麻木的阴影背后,也看到了温暖、善良、奉献、友爱等社会正能量,难能可贵。这也说明,唯有人性的光辉才能凝聚起强大的社会正能量。
人的生命是一种有血、有肉、有感情、有尊严的存在,应当受到人类自身的尊重与敬畏。生命是美好的,但美好的生命对我们只有一次,它不像财富能失而复得,也不像离离原上草能周而复始,谁失去了生命就失去了一切,还要给活着的亲人留下不尽的心灵创伤。因此,生命安全容不得一点疏忽和大意,决不允许懈怠和冷漠。
其实,在茫茫人海中,个体生命永远是卑微的、弱小的,是那样的弱不经风、不堪一击。个体之间只有通过关爱、友善、信任、同情的力量来粘合,群体才能相亲相爱,上下同欲,万众一心,产生强大的凝聚力、亲合力、创造力,进而培育出健康、理性的社会文化价值,让个体生命沐浴在这种文化价值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进步。小皓博仅仅因为在车上哭闹,便被周某掐死埋于雪中。可见,若是人类不懂得敬畏人,敬畏的人生命,敬畏人的生命价值,毫无人性可言,那么总有一天,地球上的人也会像蝼蚁一样,被这个冷漠的尘世吞没。
在审视人们冷漠生命的根源时,教育难辞其咎。教育的原点是生命,教育的使命是基于生命敬畏,推进生命自觉、增进生命价值、塑造完整人格、关注人类命运。然而,在功利化、工具化的理念催生下,在市场经济与高度行政管制的交织里,中国的基础教育似乎愈加迷失方向,随波逐流,与关注生命的价值观渐行渐远,透出浓烈的官僚化、行政化、庸俗化、市侩化气息,教育的衍生品成了对财富与权力的敬畏,而不是生命了。
这曾是在不同场合被广泛引用的一段话。二战后,纳粹集中营的一个幸存者马丁·内莫勒深切地说道:“在德国,当他们(纳粹)把魔掌伸向我党人时,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我党人;当他们把魔掌伸向犹太人时,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当他们把魔掌伸向天主教徒的时候,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天主教徒;最后,他们把魔掌伸向了我,这时,已经没有任何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在亟需进行道德人格重塑、亟需唤醒群体良知的当下中国社会,为了避免小皓博悲剧的重演,大家都应当记住这段话,并一切基于对生命的关爱、尊重、塑造做起。
稿源:荆楚网
{:6_134:}人性的泯灭,社会的悲哀。 可怜的小皓博:( {:6_167:}罪大恶极。 人性泯灭,心如毒蛇, 惨无人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