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卫 发表于 2013-3-19 21:28

"建安七子"徐干的仕与隐


  徐干(171年-218年),字伟长,汉末青州北海郡剧县人。据考证,一说他是今昌乐人,一说其生于今寿光东南。徐干是历史上有名的“建安七子”之一,是古代卓有成就的文学家、哲学家。徐干以诗、辞赋、政论著称,其政论《中论》对历朝历代统治者和文化学者影响深远。《先贤行状》曾记载,徐干“清元体道,六行修备,聪识洽闻,草翰成章,轻官忽禄,不耽世荣,游居邺下。”这是对徐干一生言行最为完整中肯的概括和评价。
  少时博学才气溢
  静养读书待时机
  徐干天资聪颖,思维敏捷。史载,他诵读经书时,声音琅琅,如钟鼓般洪亮悦耳;凡是朗诵过的词句,过耳不忘,幼时便记下了数十万言的文章。十四岁时,徐干在父亲的教导下,开始系统地接触儒家经典,他发愤忘食,焚膏继晷,矻矻穷年,孜孜以求。父亲觉得他原本身体瘦弱,再这样“拼命”,怕他累坏了身体,常常严厉禁止他读书。
  徐干二十岁的时候,白天研读各种经书、纬书,晚上夜观天象,探求宇宙万物的奥秘。他还常常虚心向别人求教,不耻于问。要是别人知道的事情自己没有弄懂,他会感到非常耻辱和愧疚。徐干不仅对儒家五部经典《易经》、《尚书》、《诗经》、《仪礼》、《春秋》烂熟于心,而且对子书、史书、集部著作也是如数家珍。徐干出口成章,下笔成言,且文不加点,含英咀华。
  东汉末年,太师董卓作乱京师。残暴无度的董卓率军进兵汉都洛阳时,见城中贵族府第连绵,金帛财产无数,便放纵兵士劫掠物资、杀人放火、奸淫妇女,洛阳城一片混乱。控制中央政权后,董卓更加肆无忌惮,经常派遣手下士兵四处抢掠,残暴百姓。
  后来讨伐董卓的“关东义军”兴起,董卓便胁迫献帝迁都长安。为防止人们逃回故都洛阳,董卓将整个洛阳城以及附近二百里内的宫殿、宗庙、府库等全部焚毁。洛阳城内外陷入一片火海,令人恐惧。面对这一切,徐干感慨万千,作《齐都赋》一篇,洋洋洒洒三千言,盛赞过去齐国都城临淄富庶繁华景象,颇有借古讽今之意。
  徐干有如此才德名气,自然成为许多诸侯势力拉拢的对象,到他家里来礼聘的人络绎不绝,但他都一一回绝了。徐干认为,当今天下大乱,国无宁日,是武人用命、先圣困厄之时,自己只是一介书生,更显得无足轻重。他还赞美荀卿、颜渊美好的德行,而批评孟子不谙世道,一意孤行。当然,徐干并非消极避世,不思进取,只是因为当时奸雄满野,小人得势,他始终怀着明君道、致太平的远大理想抱负,等待着圣主的出现,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此同时,他还患了比较严重的疟疾,这就进一步打消了他入仕的想法,开始了静养读书的生活。
  效力曹操居邺城
  交游酬唱伴群英
  公元196年,董卓已死,镇东将军曹操扫除董卓残部,迎立献帝于许昌,同时改元“建安”,开启了汉末历史中最精彩的一页。曹操颁布“求贤令”,许多有识之士欣然前往,徐干也觉得曹操确有雄才大略,就抱病应征,希望在他手下能干出一番事业,这时他已经37岁了。
  曹操对徐干才名早有耳闻,当即任命他为司空军谋祭酒。曹操此时被汉献帝任命为司空,开府自选僚属,军谋祭酒相当于负责曹操军务的总参谋长,官居五品,在任大约五六年,终因鞠躬尽力,积劳成疾,便辞去了这个职务。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刘表,徐干作为著名文士随军南下,虽然此次军事行动被孙权、刘备联军挫败,但对文学创作来说是硕果累累。曹操在赤壁大战前踌躇满志,长江之畔吟诵千古绝唱《短歌行》。其他人也紧随其后,徐干作有《序征赋》,曹丕作有《述征赋》,阮瑀作有《纪征赋》,新归降的荆州文士王粲也献上了《初征赋》。可谓是一场以文会友的空前盛宴。
  建安十六年(211年)正月,曹操授意朝廷任命儿子曹丕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徐干被选为五官中郎将文学,掌校典籍、侍奉文章等,正式成为曹丕的文学侍从。此时北方已经基本统一,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使得众多文人围绕在据守邺城的曹氏父子周围,形成了一个邺下文人集团,最为著名的为“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在此期间,徐干有机会结识更多邺下文人名士,交游酬唱,迎来了自己文学创作上的高峰,跻身“建安七子”的行列。曹丕十分欣赏徐干的赋作,曾评价王粲、徐干的辞赋,可以与西汉文学家张衡、蔡邕之作媲美。
  同年七月,曹操率军西征马超,曹丕留守邺城,徐干、阮瑀等邺下文人随军出征。在紧张艰苦的军旅生活中,邺下文人的创作兴致和热情依然不减。面对军事上的节节胜利,他们更是由衷地抒发个人情怀,洋溢着无限的乐观主义精神。曹植写有《离思赋》、《送应氏诗》,王粲写有《吊夷齐文》、《咏史诗》二首、《征思赋》,徐干也作有《西征赋》,这无疑又是当时文坛上的一次群英荟萃。
  世事险恶萌退意
  辞官归隐愤著书
  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植被封为临淄(今山东淄博)侯,徐干随即被任为临淄侯文学。但徐干再次动了归隐的念头,以疾病为由辞去官职回到家乡。
  这次归隐除了与他体弱多病和淡泊名利有关,还与当时日益紧张的政治环境密不可分。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进位魏王,汉献帝还准许他像西汉丞相萧何一样入朝拜见皇帝时可带剑穿鞋,不急步而行,行君臣礼时赞礼官不直呼其姓名,只称官职。同时,曹操还诛杀了许多忠于汉室的大臣,比较有名的是孔融。此起彼伏的政治斗争,让曹操对身边人愈发猜忌,让徐干回想到了董卓专权的时代,内心愈恐,更思归隐避祸,明哲保身。
  曹植觉得即将失去一个文学上的知己,感到恋恋不舍,赋诗《赠徐干》,诗中赞美了徐干的才能,诉说二人之间的情谊,对徐干的离去表示惋惜。徐干作《七喻》相赠,其大意是,从前有个超凡脱俗的隐者,在坚硬的岩石上种田,在幽谷的岩穴里居住,不羡慕世间繁华,不惧怕辟地寂静,一个人终守一地,安贫乐道。后来曹操曾征召他做自己的丞相府的幕僚,又召他做上艾县县令,徐干都以身体有病为由谢绝了。
  徐干辞官后过得怎样?在隐居的日子里他又做了些什么呢?曹植在诗中曾言:“顾念蓬室士,贫贱诚足怜。薇藿弗充虚,皮褐犹不全”。可见其寒酸艰辛,但他觉得怡然自成趣味。徐干政治上的宏大志向没有实现,便抛弃不能“阐弘大义”的华丽诗赋,转而著书立说,就像司马迁写《史记》成一家之言一样。这样他忍着病痛的折磨,潜心钻研,呕心沥血,综合平生所学,用时三年,撰成《中论》一书,旨在“敷散道教,上求圣人之中、下救流俗之昏者”。如此说来,《中论》也算是徐干的发愤之作了。
  现存的《中论》分上下两卷,共计二十篇,都是单篇论文。徐干以儒家圣道为本,杂取百家,一一批驳,大至国家之乱、君臣之道、礼德关系、天文历学,小到个人修身、为人处世。可见这是一部现实性很强的议论性著作。曹丕盛赞道:“辞义典雅,足传于后,此子为不朽矣。”诚如曹丕所言,徐干的《中论》是建安时代流传下来最完整的专著。
  书成后不久,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中国北方暴发大规模疾疫,有说法认为这次疾疫就是痢疾。徐干不幸于次年春被病魔夺去了生命,时年48岁。在这场流疾中逝去的“建安七子”,还有应玚、陈琳和刘桢。
  据唐朝《王义和造桥记》载:“(桥)右乃孤竹伟长之陵庙,西接丹川。”王义和造桥在昌乐朱刘店今桂河大桥东约50米处。另据南北朝时期的《魏书·地形志》说:“北海郡都昌(今昌邑市)有徐伟长冢。”元朝地方志《齐乘》和马可波罗的《寰宇记》均载徐干墓在潍县城东,现在寒亭区朱里镇会泉村人还称呼徐干墓为博士冢,与元代两书记载相合。
  徐干躬身求学、文采勃发、出仕求功,乃至避走险世、发愤著述的时代,已过去了两千多年,其留踪遗迹逐渐被历史岁月无情之手所湮没,但他在文学史、思想史上的光彩却愈发耀眼。徐干的出生地究竟是昌乐还是寿光,归隐后辞别人世的最后归宿是昌乐、昌邑抑或寒亭,终难考证。而无可置疑的是,在潍坊大地上,这位一代风流人物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痕。

徐玉杰 发表于 2013-3-19 21:57

{:6_167:}我看不错噢 谢谢楼主 !
徐氏宗亲网越来越好!

徐晓夫 发表于 2013-3-20 09:20

{:6_134:}很遗憾,没有见过他的佳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建安七子"徐干的仕与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