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光:骑着白马去教书
扇子林小学位于贵州遵义市红花岗区金鼎山镇,地处大山深处,海拔1500米以上。这座学校,少时只有8个学生,多时也只30个学生,却是孩子们走出大山的起跑线。
昨天,55岁的老教师徐德光告诉记者,从扇子林小学建校之日起,他就在这里教书,从此,他的人生便与深山中的孩子们连在了一起。
1975年8月,刚高中毕业的徐德光,自告奋勇到扇子林小学教书。学校四面环山,从徐德光的家到学校有七八公里远,往返需要5个小时,他自己用镰刀在山里的灌木丛中砍出一条5公里长的羊肠小道,路程缩短了3公里。
为了有更多的精力给学生上课,他和妻子用一千多元买了一匹白马,并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白龙”,有了“白龙”的陪伴,到校所需的时间又缩短了30分钟。
最初的扇子林小学,教室是利用村保管室改建的,四壁通风,十分简陋。土地下户后,保管室被卖掉,他动员当地群众,筑成了三间土墙结构的低矮教室。几年后,土墙到处裂缝,随时有倒塌的危险。为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他在支书的帮助下,又参与修建了三间教室。
扇子林小学海拔高、温差大,山下烈日当空,山上却云雾缭绕。每逢寒冬腊月,山上寒冷让人难以忍受,学生步行到校,走几个小时的山路,到校时总是浑身湿透。徐德光总是在学生到校前,到附近的山林里去拾柴,在教室外生火供学生取暖。去年,一阵大风将学校屋顶瓦片全部掀翻,他连夜筹措经费买了一万块瓦片,租了十几匹马,在三天内修复了屋顶。
“山沟里贫穷的孩子只有读书,多掌握知识,才有希望走出去。”这朴素的认识,支撑着徐德光在大山里一干就是38年。这些年来,他教出来的学生有200多人,其中4人考上大学,100多人读上高中,从此走出了大山。
记者梁爽 通讯员徐凡入
你身边有令你感动的支教志愿者吗?请拨打本报“十佳支教志愿者”热线:(027)82438380;或在新浪微博 @扶助行动,把他(她)的事迹告诉我们。
同时,本报呼吁爱心企业及人士共襄盛举,为志愿者“圆梦”,改善落后地区、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教育条件。您的点滴爱心,将让支教的火焰燃得更旺,让它的光与热传递到更远的地方,温暖更多的孩子。
捐赠“爱心支教”方式:
1、现场捐赠:
A.武汉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汉口天门墩91号);
B.武汉晚报扶助行动工作室(汉口建设大道760号);
2、捐款户名:
武汉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账号:048010120111000137 ,开户行:汉口银行长报路支行(行号 890488)(可网捐)
3、邮局汇款:
A.汉口建设大道760号 武汉晚报公益扶助中心 (收) 邮编 430010;
B.汉口天门墩91号208室武汉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邮编 430015;(均请注明“爱心支教”)。
{:6_167:}真够猛的,不是一般人能做到
徐氏宗亲网 一切皆有可能
{:6_134:}最美人民教师! 最美乡村教师值得学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