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廿三——祭灶
本帖最后由 寿县徐孝毅 于 2014-1-24 10:40 编辑腊月廿三——祭灶
今天是2011年元月26日,农历腊月廿三祭灶日。记得儿时在家乡有一首顺口溜:“二十三过祭灶,老头拍打老婆笑,老头问老婆笑什么?吃肉期来到了”。这个歌谣反映了贫穷的人家期盼过上好日子,而小孩子们却不理解。小伙伴们边玩耍边唱着歌谣,怪得味的,但对于大人们来说可就患愁了。
因那时,大家的生活很贫困,快要过年了,大人们得为孩子们准备一点年货。所谓年货,不过是为一家人割上两斤猪肉罢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甭说没有钱,就是有了钱不一定能买的到猪肉,因为肉是要经过食品站发计划票才能买的到,有的年份一家只能分到斤把肉,根本不能满足一家人长期不食肉的谗劲。但对于我们这些孩子来说,就很难体会到父母的心情了,没有去想的那么多,只是一个劲的玩耍,忙碌着做祭灶的稻数,问大人们争着要零散的爆竹放,搬着小指头计算着还剩下几天就要过年了、、、
说起稻数,现在是无法看得到了,不知道偏僻的农村是否还继续沿用着那种习俗?它让我想起儿时与同伴们做稻数的情景:那时,每逢过祭灶,我们都要从家里的柴草垛里,抽出一些高粮秸秆,粗的被截成一两米长做秆儿;稍细一点的被截成一二十公分长当作农作物的穗儿;最细的被截成无数粒的农作物籽儿;然后,再揭下一些高粮秸秆篾皮,把无数个穗、粒都按照作物的形状串联在秸秆上,一个完整的稻数即成功了。有做成稻穗形状,有做成麦穗形状,也有做成高粮和包谷形状等、、、有的孩子还把她的外表涂抹一点红、黄、蓝、绿等颜色,然后一个一个的把做好的稻数插在门前的土粪堆上,在冬季的微风中点点遥遥,各家门前统一看去,十分壮观。寄托人们对来年丰收的期望。
有时还会遇上撒灶神或财神的,手里拿着小龙头,身着红色的、特制的破旧长衫,跳着财神舞,唱着财运歌:“财神财神进门来,又造东西又造财,造东造西年年有,斗大元宝滚进来。堂屋滚成沟,老板座四州;堂屋滚成路,老板开当铺。快赏快赏,黄金万两。”唱罢一曲财运歌后,另一个人已经把早已准备好的灶神贴在了厨房的土灶台烟囱上,财神贴在(也有称门神的)大门口。掮着上马帘,向接受灶神或财神的人家讨上一些赏钱或粮食。我们孩子家围着他们找乐,一直跟到把整个郢子家家户户都唱完,还依依不舍地把他们送出村庄老远、、、然后欢快的唱着财运歌,和小伙伴们蹦蹦跳跳玩开了。
大人们一般都忙着杀鸡,作为祭品,希望灶神奶奶能“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灶上贴着“东厨司命灶君之神位,诚心供奉”的祭灶牌位,有写“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的贴子。祭灶杀的鸡是被当作灶神奶奶的坐马使用的,要等到过了除夕之夜五更天接回灶神奶奶之后方可食用。此鸡杀死后,一不能开肠破肚;二不能把羽毛拔完,要留下鸡头毛、颈项毛、脊梁毛、尾毛;形似马的形状才行。在吃祭灶饭前把祭灶马和自家做的麦芽糖(也有从集市上买的)一块放到灶前,点亮红红的腊和高香,供奉灶神。希望灶神爷爷和灶神奶奶能到天上玉皇大帝那里多说好话,祷告着灶神能保阖家平安,来年五谷丰登。
祭灶饭一般是晚上吃的,吃了祭饭后,大人们带着孩子,手中捧着葫芦瓢,瓢里盛着一些豆料、秣草等马料,顺着自己家的房间,边撒洒瓢里的谷物,边祷告着:“养大马喂小马,大马养的吭吭叫,小马喂的欢蹦跳。”希望来年能够六畜兴旺。
今天的祭灶已经不被人们重视了,因为大家的生活富裕了,不存在要等到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肉,肉已经不作为一种奢侈品,我们每天享用的食物,有比肉更好的东西太多太多。过去那种节日氛围已经不存在了,稻数也见不到了。因为生活的富裕,撒灶神、贴财神的人也没有了,财神、灶神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在农村的集镇上偶尔能见到,它们被作为商品摆放在春联的摊点上,由着人们自愿去购买,而财运歌已经听不到了。
祭灶晚上的爆竹都是成整挂的,比以前燃放的时间长了,除了孩子们的玩耍外,再也没有人家燃放零撒爆竹了,晚饭后的烟花多了。但让我感到好像还缺少一点什么,——尤使我不能忘怀的儿时的精神家园。
今天是祭灶,我把过去祭灶时写的一篇文字发表出来,请宗亲斧正。 本帖最后由 寿县徐孝毅 于 2014-1-24 10:30 编辑
在此说明一下,我们这里的祭灶很多人家都是腊月二十四过。据说与徐达公有关。 听说还有腊月二十六过小看的。看来过小年各地风俗不一样,没有一个准确有时间。不过腊月二十三过祭灶(小年)是被大家认同了的,并且大多数地区就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 {:6_134:}你们这儿的祭灶习俗很有特色,北方简单多了,送灶迎灶没有什么仪式,没有你们这儿有很多很深的含义。 我们这里的习惯是请灶王爷吃汤圆,灶王爷吃了以后就上天复命去了。 本帖最后由 寿县徐孝毅 于 2014-1-27 09:27 编辑
徐晓夫 发表于 2014-1-26 19:52 http://bbs.xu-shi.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们这儿的祭灶习俗很有特色,北方简单多了,送灶迎灶没有什么仪式,没有你们这儿有很多很深的含义 ...
我认为有些习俗可能是乡村秀才和士大夫们编造的,然后在民间广泛流传,自然行成为习俗。 回复 徐培午 的帖子
有句歇后语:家住十里地,各属一乡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