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新华网北京3月10日电(记者 岳德亮、裘立华)“大学生就业难原因是多方面,但培养与需求的脱节以及大学生适应能力不足是重要原因之一。”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林学院教授徐秋芳建议,调整大学本科教育培养计划,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体如何调整可广泛征求社会的意见。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金融危机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今年要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达700万人以上。
徐秋芳认为,大学本科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十分严重。虽然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但培养与需求的脱节以及大学生适应能力不足是重要原因之一。有必要调整大学本科的培养计划。
如何调整?徐秋芳建议,减少公共基础课的学时,有选择地开设对完成本专业课程、达到专业培养目标必需的课程,如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有权利不修英语课,允许一般专业的学生不修或不需按全国统一的大纲要求学英语。具体如何调整可广泛征求社会的意见,主要是与时俱进,结合实际,建议必要和不必要的课程。
同时,增加特色课程开设的数量。公共基础课的缩减为学生选修自己感兴趣或实用课程创造了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个性人才。借此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徐秋芳表示,大学是高级教育阶段的开始,建议学生选择基础宽的专业,以便以后有较强的拓展和应变能力。国内和国外的调查表明,除医学专业外,大学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与所学专业的相关率并不高。因此,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比传授专业知识更为重要。【2009-3-11】
[ 本帖最后由 徐绘龙 于 2009-4-9 17:26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