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
|
www.harbindaily.com 2009-04-20 04:49 |
本报记者 杨兴文
走进徐世英家,就仿佛走进了历史的隧道。走廊里、墙壁上、家具中,到处都是他搜集的千余个“稀世珍宝”,一块“大镜子”、一本古书、一件农具、一个家具,都珍藏着一段历史。
现为双城市杏山镇副镇长的徐世英,自幼“爱好收藏”。小时候,爱淘“小人书”,参加工作后开始收藏瓷器,目前成为地地道道的民俗文物藏家。
像所有收藏者一样,徐世英最初也是钟爱陶瓷器的。他的陶瓷器中,年代最早的是“汉陶”,做工最精美的是清代“同治彩”,较为稀有的还有上世纪初日本出口到中国的“青花瓷”。
“小人书”曾是徐世英这代人的文化启蒙。他收藏的“小人书”等书籍达几百本,书架上最“值钱”的书是康熙字典。徐世英说,目前这套康德元年出版的康熙字典(6本装)在民间已十分罕见。
真正与众多收藏者形成区别的,还是徐世英的民俗收藏品。双城开埠近200年,涌现出许多乡绅名士,他们的部分遗物就成了徐世英的收藏品。
在徐世英的家门口,摆放着一个直径两米的防火缸,容量一吨左右。这个防火缸是双城名人“于大头”于琛瀓家的,据说因“于大头”与日本人关系密切,日本人为他建造了两个防火缸。当年大炼钢铁毁了一个,剩下这个被徐世英买下。几年前,徐世英从刘酸茶家的亲戚家收来一对字画条镜,上书“室雅何需大、花香不在多”。回家后,徐世英打开镜背,从中发现刘家的保号存照及与刘家往来的民国各店铺贺年片。据徐世英介绍,他家还藏有双城县首任县长林诚的皮箱及大地主王殿芳的洗澡盆,由于无法考证也只能“先这么说着”。
当然,最能吸引人的还当数徐世英收藏的“文革”藏品和早已淘汰的农业生产工具。除了毛主席像章、毛主席语录等“常规”藏品外,徐世英还收藏了几十幅“大镜子”。上世纪70年代,许多人家箱箱柜柜上,都要摆放几面大镜子,将屋子照得亮堂堂的。那时,青年人结婚,同事们“随礼”,往往凑点儿钱买一面大镜子,镜子的上部写上或刻上诸如“恭贺新喜”等祝福的字样,下部是随礼人的名字。从“新人”照成“老人”,而镜子上的刻字仍然“友谊天长地久”。
徐世英后面的扇车,是上世纪70年代前农民制米的主要工具。
杨兴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