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655|回复: 4

[骄傲] 徐虎进:大山深处党旗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22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徐虎进:大山深处党旗红

2009年06月22日 09:28 来源: 甘肃新闻网


  

  ——记甘肃省礼县白关乡太塘九年制学校优秀**员徐虎进

  通讯员 赵力健

  礼县白关乡太塘村,属国列甘肃陇南礼县的边远山区。这里山大沟深,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经济文化落后。走进太塘,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洋溢着活力、充满着希望、蕴含着和谐的太塘九年制学校。该校校长、优秀**员徐虎进同志多年忘我工作,为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一、艰苦创业,改善地方办学条件

  1983年太塘设立了乡级人民政府。当地当时没有初中,再加地理条件的限制及地方教育观念的落后,适龄少年儿童小学毕业后大量流失,严重影响了基础教育的发展。1992年5月,徐虎进同志被任命筹建礼县太塘初中。同年9月在教室尚未完工、学校没有任何配套设施的情况下招生,师生们一边教学,一边建设。当时国家投资极为有限(总投资只有3万元),徐校长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动员群众投工献料,甚至冒着各种危险带领师生在十几里外的地方购买、搬运木料,直至1997年才“跑、扛、累”成了占地1700㎡,建筑540㎡,能维持四个教学班正常运转的初步规模。随着在校生逐年增加,学校规模与学生入学形成尖锐矛盾。徐虎进同志一方面通过租借、搭建简易油毡房解决学生入学问题,同时奔走呼号,争取项目,迁址重建。2004年太塘初中被列为“农村寄宿制学校”项目工程,但当时正值撤乡并镇时期,工程建设又面临乡政府被撤的特殊局面,群众对建校持观望甚至怀疑态度,选址征地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徐虎进同志迎难而上,他一边找乡领导谈自己的设想打算,一边一次又一次地跑到庄子、太塘两村干部家进行“感情投资”,还时不时地把两村干部用自己的摩托车驮着请到学校进行面对面协商。难事最怕有心人。通过徐虎进同志深入细致的工作,最终“敲”定了校址并顺利征得了11300㎡的建校用地。同时他带头一次性捐款1000元(将近他一月的全部收入),掀起了当地干部群众捐资助学的高潮,筹措了个人建校捐款58983元(1683人次,最少0.5元,最多6000元),为建校工程的顺利实施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新校址的平整难度非常大,且征地补尝费及“三通一平”费用不在实施项目中列支,地方政府也无力解决。为此,学校除了捐资、借贷及“节衣缩食”来解决工程前期费用外,再一次动员群众投工投劳累计超过2000个。校地平整要爆破时,徐虎进同志亲自组织人力封堵路口,出现哑炮时同施工人员一起耐心等待并排除。在工地上,他穿着朴素,满身是泥,从不闲着,和民工没有任何区别。为了赶进度,2005年春节他仅休息了3天。整个校建过程中,他合理组织、精心安排,通过具体监督、指导、协调、配合,工程进度及质量得到了保证。至2007年秋,一座占地11300㎡,总面积2740㎡的全新校园投入使用,彻底改变了因基础设施不足而严重影响教学的局面。2009年学校布局调整中太塘初中和太塘中心小学并为太塘九年制学校。

  二、以干克难,“两基”达标

  撤乡并镇后的太塘初中服务范围分布在三乡14村(白关5,中坝2,龙林7)。行政区域同教育管理区域的不统一给学校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特别是学龄人口保入控辍工作,情况复杂,困难重重。徐虎进同志一方面争取白关、中坝、龙林三乡党委、政府及学区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组织教师包村包片,实行教师分村包片承包责任制,积极配合各乡村、学校(区)开展工作。对已辍或有辍学迹象的学生耐心引导,努力说服学生或家长,动员学生重返校园,完成学业。通过真抓实干,“两基”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各项指标均达到了“普九”验收标准。

  三、从容应对各种考验

  徐虎进同志是一名优秀的**员,在各种考验面前,他保持本色,从容应对。2008年“5.12”特大地震发生时,他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组织全体师生疏散,同时根据上级精神及时成立了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制定了各种应急预案,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安全专题教育,领导教师逐一查看了村民家中住宿学生的安全状况,并及时将相关情况同店主、家长沟通,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住宿生协助其转店,确保了全体的师生安全。在板房搭建过程中充当着领导和下手的双重角色,同全校师生一起克服了交通不便、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缺乏技术等多重困难,如期完成了搭建任务,保证了学校的正常教学。

  四、坚持教学质量始终为先

  太塘九年制学校教学楼上嵌有8个醒目的镀金大字:“放飞梦想,成就未来”。宿舍楼上镶的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这是太塘九年制人的理想和愿望,更是徐虎进校长的心声和信念!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更是衡量群众满意度的“标尺”。在太塘初中从创立到现在九年制学校的这18年中,徐校长始终都把教学质量放在第一位。大到学校的决策、教师的管理培训,小到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徐虎进同志都是认真对待,一丝不苟。在一所艰难无比的贫困学校,争创出了一流的成绩,特别是2006~2007学年度,在校学生519人,生均建筑面积仅有1㎡,师生比例为1:36的情况下,通过租、借、搭建简易油毡房等途径在三个地方进行教学,仍取得了初中毕业会考全县排名第六的好成绩。2008年高考中从太塘初中毕业的学生大学录取就有25人,占17-19周岁平均年龄段的16%以上,向地方人民递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五、爱校如家,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徐虎进同志经常观察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他是在看哪里还需要他的呵护;他更喜欢倾听师生的声音,阅读师生的表情,他是想知道谁在哪里还需要他的关心和帮助;他还喜欢一个人静静地独处,忘我地看报读书,他是在思考,他更想前行……在他独特的人格魅力的影响下,一种特有的温暖与和谐充满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在徐虎进同志从事教育事业的28年中,尤其是具体负责太塘初中工作以来,不知道牺牲了多少个节假日,说不清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越来越深的皱纹、日趋增多的华发、每况愈下的身体还有那已成规模的学校或许能说明一些点滴。“5.12”地震后他家的房屋成为危房,他却几乎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学校工作上,到现在还没有维修好;他工作没日没夜,付出从不求回报,委屈从不与人言;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却要遭受多种疾病极不公平的折磨,他曾一次又一次的为了工作而忘了吃药,一次又一次的不知休息、不知护理而晕倒在工作岗位上……他为地方教育事业所付出的一切,没有亲身经历的人是无法感受的。天道酬勤,经过徐虎进同志的不懈努力,太塘山沟里群众的思想观念在无形中慢慢地改变着,出自这里的莘莘学子们也遍布在祖国的每一个角落,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在漂亮的九年制学校里尽情地欢笑着,充实地学习着,健康地成长着。大山里的希望从这里开始,山娃们的梦想从此处腾飞。

  正是徐虎进这样的优秀**员们的事迹和精神,使大山深处的党旗显得更红……。

编辑:本站原创】

发表于 2009-7-5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样的!!!
发表于 2009-7-6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要顶.谢谢楼主的分享
发表于 2009-7-6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顶!名字和我差不多呀、
发表于 2009-7-8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你的兄弟吗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12-25 14:44 , Processed in 0.194052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