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春受聘为河大客座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商报记者 王春胜/摄
■商报记者 张高峰
昨日下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来到河南大学新校区,为该校近千名学子讲了一堂生动的课。讲座持续的两个半小时内,整个河大计算机中心礼堂座无虚席,掌声不断。“徐书记更像是一位长者和老师。”听完讲座,河大大二学生陈旭东说。
昨日,徐光春同时受聘为河大客座教授和博士生导师。讲座结束后,徐光春还与河大学子走进学生食堂,一同吃了晚饭。
谈讲课
河大、郑大“一碗水要端平”
“河大我来过很多次,但在河大讲课,这还是第一次。”
昨日下午3时30分,讲座一开始,徐光春就开宗明义,解释自己来河大讲课的原因,“我每年都要去郑大讲一次课,和同学们一起吃一次饭,看一看学校的新变化。”徐光春笑言,河大也是我省著名的大学,“一碗水要端平”,自己也要来河大讲一次课。
现场听讲座的,还有全省各高校的一把手。徐光春笑着解释,能把他们都请来,充分说明了河大在河南教育界的地位。
河大是一座百年老校,河大的发展轨迹,勾画出了河南高等教育发展的脉络。“这次来,就是要为河大加加油、鼓鼓劲。”徐光春说。
话音未落,全场掌声雷动,现场的近千名河大学子甚至兴奋得欢呼起来。
谈教育
大学不应弱化原有特色
河南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讲座中,围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第二阶段活动的展开,徐光春对如何提高我省高等教育的质量做出重要指示。
他着重强调,大学要准确把握高等教育的真正使命,始终追随高等教育发展的轨迹,尤其不应弱化原有的专业特色。
针对一些高校热衷改名升级为“大学”,徐光春说,这是不成熟的一种表现,不少学院改称为大学,却弱化了原有的专业特色,麻省理工学院也是叫学院,但却世界闻名。而不少高校提出要办综合性大学,千校一面,有的理工大学也设置新闻与传播系,培养新闻专业的学生,导致教学结构与社会结构产生矛盾。
徐光春呼吁,高校要培养出更多的实用型人才,用人单位不要盲目追求高学历,“全要博士、硕士,导致企业里只有工程师,没有技术员,就像机关里只有处长,没有科员,只有动嘴的,没有动手的,社会就会失衡”。徐光春说,现在一方面中原崛起需要大量的人才,一方面又有如此多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一定是人才结构和教育质量不符合社会需求。
谈河大
要重振百年名校风采
河大如何发挥自己的原有特色?徐光春提出,要加强优势学科建设,注重扬长避短。
“河大在宋文化、宋历史的研究上,要有国内权威的专家。”徐光春说,开封曾经是北宋的国都,宋文化的研究方面,要有开封的声音。河大位于开封,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必须有宋文化专业专门人才的培养。
徐光春还给河大提出了“目标”:比如《清明上河图》,现在流传的版本那么多,到底哪个是真的,得河大的学者说了才算。
徐光春表示,省委、省政府要珍惜河大这所百年老校,要采取各方面的措施,提升河大的地位,加大对河大的扶持力度,要让这所百年老校焕发新春。
徐光春还特别提及了河大知名教授王立群先生,要求河大要打造一流的师资,培养一流的学生。
“王教授学识渊博,令人尊敬,但如果没有《百家讲坛》这个平台,可能也就只有河大的师生或圈子里的人熟悉您。”对此,在座的王立群点头表示认同。
徐光春说,我们各级各部门就是要有“打造”意识,不拘一格选人才,发现好人才,一定要放在重要位置潜心培养,让他在更高的平台上放出光芒。河南高校有学识的老师很多,我们也要有“包装”意识,把他们推向全国,全力培养更多的像王立群这样的“明星”“名师”,这对河南形象也大有好处。
谈就业
认准了目标,就不要放弃
“我送给大家一句话:认准了目标,就不要放弃。”徐光春结合自身的经历举例说,自己从中学时期就梦想着要做一名记者,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下乡到农场工作,也从来没有放弃过这个念头。
“我做了几十年新闻工作,直到来河南当省委书记。”徐光春寄语河大学子,只要认准目标不放弃,就一定会成功。
针对河大学子关于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提问,徐光春解释,一方面学校要多开展招聘活动,更重要的是,大学生要正确看待就业,就业观念上要做出调整,克服“就业定终身”的观念。
大学就业仅仅是跨向社会的第一步,但不是唯一的一步,更不是最终的一步。徐光春告诫大家,每个人都有改变自己职业和工作的机会,选择第一步的时候不要过分苛求,出路就在你的面前。
声音
河南人一定会让国人刮目相看
提问阶段,河大音乐学专业的一名研究生提及河南人在外界的形象问题。
对此,徐光春书记神情严肃。他表示,在实际的工作中,确实遇到了这方面的难题。我来到河南之后就下定决心,必须要把这个问题解决掉,必须重塑河南人的形象。
徐光春说,通过过去几年全省人民的努力,我省的经济发展已经迈向新的台阶,落后面貌得到彻底改观。他语气坚定地表示:“只要再这样顺当发展若干年,河南人一定会让国人刮目相看!”
大学生不能忘本断根
一部河南史就是半部中国史。徐光春在讲座中表示,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脉和主干,丰富而悠久,当代大学生要继承和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但更要关注新事物,接受新思想、新文化。
徐光春告诫大学生,既不能忘本断根,又不能脱离新鲜文化。如古汉语的文体、文字和语言用法,很多还在台湾等地有所保留,但我们至少要看懂看明白,同时又不能成为老古董。他希望青年学生不能忘本,更不能脱离现实和新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