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820|回复: 4

[人物] 世博日报)土山湾徐光启画像作者成谜(组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9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世博日报)土山湾徐光启画像作者成谜(组图)
2009年07月09日03:57  来源:
  《中华圣母子像》杉木座屏(左一)和徐光启(左二)、汤若望(左三)、南怀仁(左四)、利玛窦四幅画像。

教授学生木雕技艺。

  早报世博记者 陶宁宁

  160年前,徐家汇南面的肇嘉浜沿岸一带,因疏浚肇嘉浜、蒲汇塘河道,堆泥成阜,积在湾处,得名“土山湾”。1864年,西方传教士为将土山湾的土阜削平,把青浦横塘的育婴堂迁到这里,创设了土山湾孤儿院,并建立孤儿工艺院,传授西洋绘画、印刷、雕刻、彩绘玻璃、刺绣、花边等各种手工技艺。从此,带有西方文化色彩的技艺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创造了中国美术、工艺史上多个第一。土山湾展品曾参展过七届世博会,有数十件作品获奖。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图书馆保存的文献资料中,一位署名D.J. KAVANAGHS.J.的作者描述了土山湾展品在1915年美国展出时的盛况:“当参加巴拿马太平洋(601099,股吧)万国博览会的宾客们来到教育展厅的西北角时,他们比往常逗留了更多的时间。在这里他们发现自己置身于很多中国宝塔的缩小模型群中,在这些模型的周围环绕着大量雕塑、绘画、木制家具、柚木衣柜、樟木盒子、古老的漆制屏风和有一个世纪之久的寺庙的铜锣,这些展品被艺术地摆放着, 而且它们做工非常精细,在整个展览会都找不到能够与之匹敌的艺术品。"这是什么",游客们不禁询问,然后他们被告知这是由中国上海土山湾孤儿院选送博览会的展品……”

  时光飞逝,当岁月的年轮画过百圈之后,世界博览会来到了中国的上海。而那些曾经见证过东西方交流的土山湾珍宝已散落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宛若一枚枚散落在沙滩上的五彩贝壳,等待着今天的人们前来探寻。

  复旦教授在美“邂逅”画作

  在徐光启纪念馆中,陈列着四幅水彩复制画像,画中的人物分别是徐光启、利玛窦、汤若望和南怀仁。除了徐光启之外,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都是明清两朝从欧洲来华寓居。

  这四幅画像原作在1915年巴拿马博览会后被留在了旧金山,现存放于美国旧金山大学。但究竟是谁绘制了这四幅肖像画,现在依然是一个谜。

  四幅水彩画送展世博

  1851年,西班牙传教士范廷佐开始在徐家汇传授西方绘画技法,拉开了土山湾的西洋绘画艺术的帷幕。土山湾绘画艺术品,尤其是其油画、水彩画,继承了利玛窦以来“中西会通”的风格,在当时的中国独树一帜,也受到了世界的瞩目。

  1914年,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博览会开幕在即,上海南洋劝业会为征集参展作品举行预展,土山湾有19种工艺品获得奖状和奖牌。上述四幅水彩画也被中国馆选中参展博览会。

  四幅画的风格都是以西方素描技巧为基础的中国式人像绘画,采用中国水彩原料,画在厚实的宣纸上。四幅画都是人物居中,周围放置着浑仪、西琴等道具。画作顶端都有一篇小传,是民国时期的重要人物马相伯所撰。画像右下角的画家签名清晰可见。徐光启、利玛窦、汤若望画像的画家署名为“OnTsingZe”,南怀仁画像的署名为“On Zeng Sun”。在画家署名之下,还有三个缩写字母“T.S.W.”,全称是“TuSeWe”,用上海话来读,就是“土山湾”。

  1987年,旧金山大学利玛窦研究所的旧金山上海友谊图书馆开幕时,阅览室门厅入口处的墙上就悬挂着这四幅画。1990年代初,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李天纲任利玛窦研究所访问学者时,见到了这四幅画。时任研究所所长的马爱德(EdwardMalatesta)曾这样向李天纲描述画像来历:“这四幅画像来自上海,出自土山湾的著名画师之手!是上海徐家汇土山湾画院的中国画家们专门为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创作的。”马爱德在旧金山湾区的一个老仓库里找到了它们,并如获至宝地搬回研究室。

  复制品回归故土

  李天纲表示,土山湾工艺品曾蜚声中外,由于各种原因,大量杰作都没有流传下来。这四幅水彩画,可能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土山湾水彩画作。

  李天纲从美国回到上海后,一直想要把这四幅画像引回故乡。“2004年,徐汇区文化局筹办"徐光启纪念馆",需要展品,这是一个好机会,我建议复制这四幅作品回上海。马爱德不幸去世后,吴小新博士继任所长,得到他的大力支持,很快成功复制。这四幅土山湾杰作,终于魂归故里。”

  然而,有一个让李天纲感到遗憾的地方。“马爱德所长曾交给我一个任务:水彩画的画师"On Tsing Ze"和"OnZengSun"肯定是中国人,你能否考证出中文姓名?”如今,画师是谁这一谜团还没被解开。李天纲希望,能有更多熟悉土山湾艺术史的人帮助自己实现这个心愿。

  土山湾名作意外现身收藏展

  杉木雕刻的座屏,深深浅浅的雕花恰到好处地勾画出身着旗装的圣母和耶稣。“找到了,就是它!”在看到座屏的一刹那,徐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主任黄树林欣喜万分。这件座屏就是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上的展品——土山湾文化的代表作《中华圣母子像》。

  真品大多下落不明

  历史上,土山湾曾有数十件艺术品在世博会上得奖,但多数目前仍下落不明。黄树林一直希望,能在上海世博会召开之前尽量多地寻找到一些当年的土山湾的世博展品,但令他颇感无奈的是,大部分资料都仅是只言片语。

  在土山湾的众多艺术品中,绘画和细木雕花是成就最高的技艺之一,毫无疑问,土山湾参加历届世博会的展品也以绘画和木雕作品为多。“虽然一些历史资料里有着关于土山湾作品参与世博会并多次获得奖项的信息,但这些记载往往只有几句话,想要从中找出当年的那些展品实在太难了。”黄树林说。这些曾经参加过世博会的展品究竟是什么?时至今日它们身处何地?一直以来,这两个问题始终缠绕在黄树林的心中。

  木雕作品中西合璧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黄树林初遇《中华圣母子像》杉木座屏。

  2009年4月,来自北京的收藏家仝冰雪在上海举办了个人收藏展。在琳琅满目的展品中,一件木雕吸引了黄树林的目光。这是一件座屏,高21厘米,宽12厘米,采用杉木制作,背面有“1904年圣路易斯博览会中国村”的英文字样。

  而最引人注目的是木雕中圣母玛丽亚和耶稣的服装。不同于传统的西洋作品,座屏是典型的中西合璧之作。圣母穿着当时皇太后慈禧的服装,但依然是圣母玛丽亚的面貌,鼻子隆起,眼睑低垂,头蒙白纱,戴着镶满宝石的皇冠。圣母下垂的左手抬起来抱着耶稣,耶稣足登中国高底云鞋,端立于圣母衣襟上,锦袍缎带,身披斗篷。宝座下铺设华丽的盘龙花纹地毯,宝座后面的屏风上交错点缀着篆体“寿”字,屏风两旁则以山、树木、房屋、塔作为远景。

  “雕刻的是刘德斋的《中华圣母子像》。”刘德斋的油画曾是土山湾雕刻主要的临摹对象,在看到座屏的第一眼,黄树林就认定,这个作品必然出自徐家汇土山湾。

  复制座屏将“回家”

  查阅了大量文字资料和老照片以后,黄树林更有了十足的把握。刘德斋是19世纪末土山湾的一位重要油画家,曾为佘山教堂和董家渡教堂创作过许多油画作品,他的一部分作品极具特色,是在西方化模式中注入了浓重的中国化色彩,身穿旗装的《中华圣母子像》正是其中的代表作。

  这幅《中华圣母子像》此后一直成为土山湾绘画和细木工厂雕刻作品沿用的题材。黄树林向记者展示了土山湾的一些资料画册,在画册上的老照片中,土山湾的学徒们正专心临摹着一幅画作,而他们临摹的作品正是《中华圣母子像》。“虽然,刘德斋《中华圣母子像》的原作已经下落不明,但是对比现有的资料,参加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的木雕座屏无论从作品题材还是雕刻技法上看,都能证明是土山湾的作品无疑。”

  黄树林向记者透露,虽然参加1904年世博会的杉木座屏原作仍在北京,但徐汇区文化局已邀请浙江的木雕工艺大师依照原样复制这件作品,不久以后,极具东方特色的《中华圣母子像》就能亮相在即将建成的土山湾博物馆中。

  世博会荣誉榜 ·土山湾孤儿院

  1864年,西方传教士在徐家汇土山湾,创设了土山湾孤儿院,并建立孤儿工艺院,传授西洋绘画、雕刻、刺绣、花边等技艺。土山湾工艺品将中西文化相融合,创造了中国美术、工艺史上多个第一,并曾参展七届世博,有数十件作品获奖。

【来源:东方早报】 (责任编辑:和讯
发表于 2009-7-9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价值吗
发表于 2009-7-9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楼 徐玉杰 的帖子

 yes...
发表于 2009-7-9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楼 徐东亚 的帖子

顶一下!支持一下!好文章当然要顶.谢谢楼主的分享
发表于 2009-7-12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楼 徐玉杰 的帖子

应该有,还不能太少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9-29 22:22 , Processed in 0.186807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