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因“千古奇人”而名扬天下,这里因“游圣故里”而著称于世,这里更因生态
旅游而名闻遐迩,这就是江苏省江阴市徐霞客镇。
霞客故居就坐落在徐霞客镇南头。伫立故居东南角的胜水桥上,放眼西望,蜿蜒曲折的河流绕过晴山堂,渐行渐远,漂进江南水乡的五湖三荡里,岸上的杨柳、河畔的芦苇迎风摇曳,仿佛正在述说着一个旷世传奇:400年前,徐霞客,名宏祖(1586-1641),就从这里四度出门远游,走向祖国的名山大川。他历时30载,游遍了今华东、华北、东南沿海和云贵地区,共计19个省、自治区、市的高山大河,穷一腔心血,倾毕生之力,完成了亘古奇书《徐霞客游记》。那时这条河上没有桥,只有小码头,这是徐霞客出游的起点,又是这位“游圣”回归的终点。直到明代崇祯年间(1628-1644)河上建起了小石桥,桥墩内外两侧刻上了对联,一副是:“曾有霞仙居北佗,依然虹影卧南阳。”另一副是:“胜境重新舟驶人行通海宇,水影依旧清流激湍映天然”。
最能感受“游圣”气息的当然是徐霞客故居了,我们走进这座三进17间简朴而谦和的明式院落,眼前耸立一株高大挺拔、卷曲多姿的罗汉松,据说它原是徐霞客父亲徐有勉从京城带回的盆景,徐霞客移植于此,从此枝繁叶茂,成了这故居唯一的活着的见证。此树经南京植物园1985年测定,树龄达400余年。斯人已去,其树常青。
故居对面是徐霞客36岁时为母亲祝寿而建的晴山堂。徐母80大寿时,徐霞客邀董其昌、黄道周、高攀龙、王思仁、张大复等文人在此题诗作图,共庆母寿。其中年长徐霞客35岁的江阴长泾人夏树芳赞曰:“弘祖雅好游,海内佳山水,二十年来,足迹几遍天下,盖亦当世一奇
男子也。”他写到徐霞客远游之前曾征求母亲意见,徐母回答:“俞哉,恣尔超忽。”意思是:我应允你,万水千山任你行。可见徐霞客的壮举在当时就受人推崇了。这组晴山堂诗文共有94篇,原为纸书,徐霞客当年请人镌刻于石上,遂成为晴山堂石刻。诗文书法作者共有88位,书法采用隶、楷、行、草等体,可谓集明代书法之大乘。是徐霞客除了游记之外,为祖国
文化宝库增添的又一批光辉夺目的遗产。
徐霞客出生在江阴,江阴人因徐霞客而骄傲。在晴山堂后院徐霞客墓前,我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文革”中当地农民为了保护徐霞客墓地,连夜平了坟头并做了记号,使这位“旷世游圣”的真身,今天还能完好的保留于此,供游人景仰朝拜。
徐霞客镇虽有5000年的文明史,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至今还保留着古
宅、古寺、古街,但这些都掩映在徐霞客的奇人奇文、壮行壮举的光辉里。徐霞客一介布衣,一生奋斗,为后世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无论他作为以身许之的旅行家,还是作为考察辽阔国土的地理学家,或作为开创旅游文学新风的作家,无不受到后人的敬仰。1958年1月28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说:“明朝那个江苏人,写《徐霞客游记》的,此人没有官气,跑了那么多路,找出了金沙江是长江的发源。‘岷山导江’是经书上讲的,他说这是错误的,他说是‘金沙导江’。他不到处跑,怎么能写得那么好?这不仅是科学作品,也是文学作品”。后来毛泽东又说:“我很想学徐霞客”。
“徐霞客游天下,天下人游霞客”已是今天徐霞客文化旅游的主题。每年3月这里都要举行徐霞客旅游纪念活动。徐霞客镇还与“游圣”当年走过的40个城市的旅游部门联合成立了“中国旅游霞客联盟”,构建了中国区域旅游合作平台。在今年举办的“3·29天下游——中国徐霞客出游日纪念活动”上,江苏省徐霞客研究会张永康会长提出将3月29日徐霞客出游日定为中国旅游日的倡议,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徐霞客镇作为“旅游朝圣之地”在海外也影响深远,日本大分、静冈两县每年都要组成1000多人的大型“修学考察旅行团”来这里朝圣。
当今人们只要走进徐霞客镇的老街古巷,便会被浓浓的徐霞客旅游文化包围着。胜水桥的东侧新建起了中国徐霞客旅游博览园,园内有徐霞客手迹等众多
名人碑刻,还有一座全国唯一的旅游博物馆,馆内除了展示与《徐霞客游记》有关的祖国山河、自然风光、地质资料外,还用图片和实物
表现出古今中外的人类旅游史,并通过高科技手段,让人们体验太空游、海底游、环球游等徐霞客时代闻所未闻的旅游方式。
徐霞客镇近年奉献给游人的一个新的奇观,便是那条人们津津乐道的“江苏第一生态大道”了。它以徐霞客大道为轴线,自南向北分布着农家乐园、阳庄菜园、幸福桃园、鹿鼎园、南苑田园和阳光林园等十多个生态休闲景点。徐霞客镇党委书记路建忠介绍说:“一条徐霞客大道,串起了沿线农家风情和徐霞客文化景观,使得农业旅游成为镇里
经济的新亮点。如今我们这里四季可游,春季看景夏游园,秋尝百果冬休闲。我们的目标,是要让霞客故里成为休闲的天堂。”
走进今天的徐霞客故里,镇在绿中,村在林中,人在景中,真有一种“天堂”的感觉。人们会不由自主地赞叹,这是一个彰显魅力光华的古镇,一个充满卓越风姿的名镇,一个勇于创新的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