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还是不打?毛主席考虑了几天几夜不睡觉
战士冲锋不到100米就要趴下来大喘气
主持人:为了保护自己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决定出兵之前,我们做了哪些战前的准备呢?
徐焰:首先我们应该看到的一点,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之前,中国政府实在是不想打这一仗,因为从国家的全局看,东部是中国的战略重点,经济中心,我们发展的重点也是人口、经济各方面的集中的地带,西段特别是边境地区,高寒区,缺氧,雪山林立,那些地区历来不是中国的战略重点,1959年印度掀起**浪潮的时候,毛泽东当时就亲自修改了致印度外交部的信,就把中国的底盘明确的告诉印度,中国的战略重点在东部,不在西部,印度是中国的友好国家,我们不能有两个重点,告诉他,我们当时军队的部署来讲,重点也在东部,西部没有多少部队,在西藏平叛之前,部队才1万多人,那么辽阔的西藏才那么一点人,和平时期在西藏养一个兵等于在内地养7个兵,何况到边境地带,打仗的时候供应量需要更大,而且当时的交通条件又非常差,因此实在是不想打这一仗。
1962年春天发现印度在中印边界西段越过实际控制线入侵,新疆军区采取以哨所对哨所的方式,把它顶住,那个时候也没有准备打一场大规模的作战,但是印度得寸进尺,他认为中国不敢打他,气焰越来越校长,东段也破坏破坏边境现状,在这种情况下,毛主席当时是反复考虑,在毛主席身边的一些人也对我回忆过,为了考虑打印度这么一个应该在国际上来讲,还是比较弱的国家,虽然是一个大国,当年抗美援朝战争那是18个昼夜反复考虑,打印度这么一个弱敌,当时来讲,毛主席也是考虑了几天几夜不睡觉,打还是不打。最后从整个国际战略全局,最后在反复考虑之后,决定还是打这一仗。
但是打的来讲,有理有力有节,中国政府考虑打这一仗最早决策者是毛泽东,从1962年6月份开始准备,10月份反击战正式开始,准备期在西藏方向大概有4个月的时间。
主持人:从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开始到最后我们胜利班师回朝,到整个作战的过程当中,它的发展进程和阶段有哪几部分?
徐焰:中印边界自卫反击作战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62年10月20日,反击战在东西两段同时开始,打到10月25日基本结束,基本上打了五天,拔出了前沿的据点,中国政府提出谈判,但是尼赫鲁政府又不谈,他要反扑,于是在11月中旬开始打第二个阶段的反击战,打到11月21日,给他了进一步的教训,在西部剩下几个据点也拔掉了,在东段进行了两次比较大的作战,一个是西山口到梆笛拉的穿插迂回作战,一段是在瓦弄方向进行了作战,这两个阶段的自卫反击作战都取得了比较大的胜利,但是从战略全局上来讲,从国家整体的范围来考虑,整个边界作战规模还是比较小的,双方投入的兵力也是很有限,中国方面投入的兵力不到4个师。
主持人:印度方面呢?
徐焰:印度方面两个多师吧,将近三个师。
主持人:我军此次打印度,在作战的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徐焰:在中印边界地区作战那可以说是困难重重,在中印边界东段,那属于高山峡谷地带,中印边界东段,我们打一个形象的比喻,那是在世界最高的山峰喜马拉雅山的南麓,中国等于是居高临下,往下坡冲,印度进犯的时候从下坡往上爬他也很费劲,2002年的时候,我从印度一个少将,当时他是在中印边界作战的时候是一个连长,我说你们作战的时候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他说最大的困难是往上爬,行军的时候,有的人走在路上走着走着就死了,现在看起来就是高山反应,他爬上来很不容易,中国方面反击,从上往下,越打氧气越多,还好一点,但是你爬喜马拉雅山也是非常困难,最大的问题是后勤供应非常困难,当时内地到西藏只有两条沙土路面的公路供应,一个是青藏公路,一个是川藏公路,川藏公路老遇见泥石流,而且冬天大雪封山很难走,那个时候人讲,一辆运油车从铁路的终端西宁跑到中印边界自己往返消耗掉就要半车油,当年为了进行边界反击战动员了几万翻身农奴,连小孩都动员起来了。经过四个月的战前准备,真是靠牦牛、人驮储备了将近4万吨的作战物资,这才能保障当时作战的需要,当时作战实在是太困难了,西部是海拔最高的战场,有的地段是海拔5000米,氧气的含量只有海平面的40%,冲锋的话,冲不了100米人就要趴下来大喘气,子弹跟在平地都不一样,喷火器经常是冷喷,在当地作战,汽车开起来都很困难,轰轰直响,汽车也缺氧,在那个地段你很难展开大规模的作战。当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老一辈,那一代人的精神确实是令人实在是敬佩,在那么一个恶劣的条件下,英勇无畏,在战斗精神意志和体力上能够压倒敌人,印度军人根本不适应那么一个战场条件,人民解放军讲起来大多数人他也是从内地去的,身体条件也不适应,那真是靠着意志和顽强的斗争精神克服了自然条件的恶劣环境的考验,打出那么一个国威军威来,那一代人的精神确实是很可敬的。
步兵武器,中国方面占优势
印度军队有一个特点:他跑得挺快
主持人:在此次作战中,中国和印度两军使用的兵器都有什么?
徐焰:在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中,中印双方的武器装备情况可以说是互有长短,印度重武器在有些方面相对多一点,因为靠他的补给供应的基地比较近,运输机、直升机,他还开上去少量坦克,这些装备中国都没有,他是占优势的。但是在前沿的火炮,步兵方面中国方面占优势,步兵方面中国普遍换装了五六式冲锋枪和半自动步枪,英国留给印度的还是布轮式轻机枪,还是二战的时候用的装置,他们落后中国军队一代。
双方互有长短,但是使用重武器又有很多限制,一个是在高原地区来讲,重武器很难发挥威力。再者双方都没有使用空军,双方不愿意扩大事态,它不是中印战争,而是一个边界冲突,因此双方都没有用空军,印度有些人抱怨他有空中优势,因为印度有很多机场,那个时候中国在西藏只有一个当雄机场可以使用,条件也很差的,还有两个备用机场,那也是很差的。印度怕中国方面空中反击,离印度大城市中国方面的航程近,这种情况下,双方都没有用,都用主要是步兵武器来打,在步兵武器方面中国方面占优势,另外人使用武器的效能,中国军队刚经过西藏平叛作战,适合在高原地区作战,在人机武器结合方面远远占优势。
主持人:在这场战争当中,中印双方的主要将领都有谁?他们指挥的风格都有什么特点?
徐焰:1962年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中国方面的指挥员,在西段主要是贺家产少将,他也是长时间经历过革命战争考验的,在中印边境东段的主要指挥员是张国华和丁胜少将,54军军长进入瓦弄方向。当时中印边界作战的指挥员的特点,中国方面的指挥员是身经百战,经过几十年战争,包括抗美援朝战争考验出来的,印度的指挥官大多数人没有打过多少仗,少量人参加过二次大战,印度第14师参加德国非洲军队的战役,印度的下级军官这些人可以说是纨绔子弟,只是在军校里学一点教程,不太能够很好的掌握部队指挥,在吃苦性,战斗经验远远落后于中国军队。印度军队在东段的考尔将军,还到过朝鲜,管过战俘,但是这个人指挥能力很差的,也是只懂得英国的书本教程,一看印军在中印边界的这个指挥,可以讲他们是一群典型的教条主义者。
主持人:都是属于纸上谈兵。
徐焰:打起来之后中国人怎么不按照我们学的教程来打呢,他根本不适应中国军队的那一套穿插迂回,那一套勇猛突击,近战夜战的战术,他没有学过那个科目。
主持人:我们主要都采取哪些战略战术呢?
徐焰:在中印边界反击战东西两端作战的情况不一样,在西段主要是拔点作战,采取的方针基本上是突然攻击,近战歼敌,为什么讲突然攻击呢?那个地方高寒缺氧,远距离冲击冲不了,喘不上气,只能是采取夜间,匍匐前进,接近到敌人据点,接近之后,突然发起攻击,一下子把印军的据点夺下来,攒足那点劲就在冲击的时候爆发出来,时间打长了,气上不来。东段作战主要是穿插迂回,印军的作战特点按照英国的教法,经过二次大战的作战经验还比较擅长于正面防御作战,组织火力这方面都按照英国路局的教程,非常呆板,但是一遇到穿插迂回不知所措,所以在东段的几次作战当中,只要人民解放军一迂回到印军背后,印军立刻阵脚打乱,完全各自逃生,但是印度军队有一个特点他跑得挺快,一遇到情况不利了就各自逃命,人民解放军想形成严密的包围很难包围住,那个地方竟是峡谷地带,到处一钻,有的时候还找不着它,打散之后要采取长时间的搜剿才能歼灭敌人。
主持人:地形属于易守难攻。
徐焰:那个时候对于双方的攻击都不利。
主持人:在战争中,我们中国跟印度双方伤亡大概是多少?
徐焰:中国长时间没有公布自己的伤亡数字,我们现在可以讲,伤亡一共是2400人,其中阵亡人员700人,1600多人负伤,按照正常的战争中间一般死与伤1:3,但是在西藏地区死亡率稍微高一点,因为抢救人员比较困难。印度方面死伤数字,印度自己公布过一个数字,他是死了2000多人,但是按当时西藏军区和在新疆军区的作战统计击毙它4800人,俘虏3900,伤员估计不多,因为大部分抬不回去。这两个数字,印度说得可能是少了一点,因为在那种地形复杂条件下,哪个人死了,这都很难统计得清楚,大致来讲,应该说印方死亡几千人。
主持人:在战争结束后,我们双方的战俘是怎么处理的?
徐焰:在整个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中,中国方面没有人被俘,有人炒作是如何如何,这种很大程度上不太可信,至于印度方面被俘人员一共被俘3900人,这个被俘量是比较大的,主要是在东段,对于印军被俘人员,中国方面在撤军的时候很快都把他们释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