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258|回复: 0

[骄傲] 徐特立的“十年破产读书”计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24 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徐特立,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原名徐懋恂,字师陶,又名徐立华,出生在湖南长沙一个贫苦农民家里。他从小家里很穷,4岁丧母,父兄种田,终年劳作,一家仍不得温饱。为了不使孩子成为睁眼瞎,父亲省吃俭用让他上了6年私塾。

  16岁时,徐特立辍学在家。

  徐特立18岁时,迫于生活,在乡村教蒙馆,一直教了10年书。他一边教书,一边刻苦读书,却苦于家中无甚藏书,需要读的书也不易借到。买书又很困难,因为书价昂贵,一部《十三经注疏》要15串钱,一部《庄子》也要300文。而他教蒙馆的第一年所得俸金只不过3串钱,尽管后来逐渐加到20串钱,仍是难以购置书籍。经过反复思考,他终于下定决心,在他20岁那年做出了一个“十年破产读书”的计划。即将每年教书所得的20串钱(可买25石谷),作为家里的生活开支;而将祖母留给他的几亩薄田,逐年变卖,专门用来买书。期以十年,把书读通,这样也就势必破产。从此,他不再为花钱买书而犹豫,一些价格很高的大部头书,如《十三经注疏》、《读史方舆纪要》、《御批资治通鉴》等,也都一一买回来了。

  他读书非常刻苦。在当时文化教育落后的乡村里,很难找到可以相互切磋的朋友,更难找到释疑解难的先生。要真正把书读懂,颇不容易,还得靠自己去反复钻研。

  徐特立的“十年破产读书”计划,还只执行到第8年,即在1905年,他刚满28岁的时候,家里经济就濒于破产了:剩下的田亩,一年只能收4石谷;学堂的俸金亦降到14串。用这些微薄的收入维持妻室儿女的生活,已经十分困难,书籍的购置当然难以为继了。

  徐特立好读书,一生坚持学习,始终不懈。读书、买书是他一生当中的一种特殊爱好。他收藏的图书总数在两万册以上。1905年,为寻求新知识与新出路,他来到长沙城,考入宁乡速成师范班。在这里,他既学到一些科学知识,也开始接受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五四运动这一年,徐特立在湖南教育界已经是很有声望的人物,年纪也已有43岁了,但他竟欣然抱着寻求新知识的愿望,不怕艰辛,到法国勤工俭学,努力学习法文,学习科学知识。入党后,党派他到苏联留学,他勤奋好学,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他这种孜孜不倦、认真看书学习的精神,一直坚持到晚年也没有懈怠。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9-30 08:38 , Processed in 0.154180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