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274|回复: 0

徐光裕:“世纪之变”和“世纪之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22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最近,西方的政治和经济学界正进行一场相当激烈的大辩论。辩论的主题很大,它涉及评价“西方模式”是否是世界上唯一正确的模式,以及如何看待 “中国模式”的合理性和先进性,进而论及世界各国到底应该参照哪种模式来推进现代化进程。

20年前,美国著名的政治经济学家弗朗西斯·福山教授在他的《历史的终结》一书中就曾斩钉截铁地断言,柏林墙的倒塌意味着西方的政治经济模式战胜了最后一个意识形态对手,并宣称没有任何一种可行的替代制度比美国和西欧的政治经济民主更长久,其他国家能做的只有按此模式赶上来。意思就是世界上所有国家要想建设现代化的社会,只要跟在美国和西欧的后面走就行了,这是唯一可行的路,别无他路。接着就有人开始预言中国也即将步此后尘。

可是20年过去了,世界上发生的两件大事让人们对福山教授的结论产生了质疑。第一件事就是中国的和平崛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第二件事就是由美国引发的影响全球的金融和经济危机。这两件反差极大的事重叠出现,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冲击力。它的冲击波已经开始在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不同领域和层面带来巨大影响和变化,这一具有颠覆意义的变化因为它的深远性可称之为“世纪之变”。最近的相关争论激化就是由此而来。可以预见这场“世纪之变”引起的“世纪之争”将会持续很长时间。

众所周知,中国和平崛起所代表的“中国模式”,是中国人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在“摸着石头过河”中摸索出来的,而且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通过不断总结自己、学习他人而创造出来的。虽然至今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我们自知事情远未达到完善的程度,前面的路还长,需要我们谨慎而又积极地克服各种困难努力改进。我们没有西方自负的包袱,不会去自我标榜“中国模式”是如何正确,如何想方设法向别国输出自己的模式,让别人跟着走,更不会断言这是不可替代的唯一模式。恰恰相反,我们认为现代化社会的发展模式应该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和排他性的,而且各种模式本身也是在动态中发展变化的。

记得有一次和一位外国记者谈起两种模式之争的问题,我以吃饭的方式为例,说明多元化的客观性和必然性。我说西方人吃饭习惯用刀、叉和勺,许多东方人只用两根小棍子——一双筷子,而穆斯林更简单,就用手抓饭,结果大家都能吃好饭。如果有人就此认为西方人的吃饭方式是唯一“不可替代”的方式,其他方式都将被“终结”,大家唯有跟着学他们的样子才能吃好饭,恐怕会被认为不是疯言便是傻语。这位记者认为我举的例子很贴切并表示赞同。

如果再引申一下,用刀、叉和勺吃饭的人因为发现用筷子和手抓吃饭的人太多,而且觉得和他们的差异太大,于是就认定这对他们的吃法是一大“威胁”,应当予以“遏制”和“西化”才能使自己感到安全,这显然也是荒谬可笑的。

**主席在第64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一段讲话,既精辟又实在。他说,应该承认各国文化传统、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的差异,尊重各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使不同文明和发展模式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但愿在21世纪里,能够少一些党同伐异的疯言傻语,多一些促进和谐的理性智慧。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9-30 10:20 , Processed in 0.151471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