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利玛窦(左)与徐光启(右)
清代之前津南地区的屯田种稻,为小站稻的种植奠定了基础。
早在宋、辽对峙时,曾任沧州节度副使而“实专郡治”的何承矩,率先提出在“缘边”(今津南一带)屯田种稻,宋太宗赞同何承矩的奏议,命为制置河北缘边屯田使,实施屯田。元代,于直沽之沿海口一带,继续屯种。
到了明代,屯田得到了更大发展。明永乐二年(1404),明成祖朱棣派功臣亲兵,大批移民到津南开荒种稻。弘治元年(1488),丘浚又提议,华北滨海平原皆可广行水利,化斥卤而为良田。万历二十五年(1597)春,户部奏天津巡抚万世德天津开田一事:查得天津沿海一带,胶河水淡,可树嘉禾,抚按设法招垦,即将环海荒田地,南自静海,东至直沽、永平等处,并谕远近军民人等,各自备工本尽力开种,官给印照,世为己业,成熟三年后方许收税……
转年,汪应蚊任天津海防巡抚,见葛沽、白塘口诸田尽汙莱,询问当地人,都说斥卤不可耕。汪认为,地无水则碱,得水利润,于万历二十八年,在白塘口、葛沽两处,募民实行军垦民种5000余亩,其中水田2000亩,每亩最高收四五石。此后,陆续开发了津南地区各处。屯田种稻,采用的是江南围田耕作办法。以“求、仁、诚、足、愚、食、力、古、所、贵”10个字命名,人称“十字围”。
围田的格局是“一面滨河,三面开渠,与河水通。深广各一丈五尺,四面筑堤以防水涝,(堤)高厚各七尺,又中间沟渠之制,条分缕析”。“十字围”均在海河右岸。地周围主干渠挖到5米深,利于排涝和降低地下水位,减轻土壤盐分,并利用海河一日两潮,引水灌溉和排出尾水,使土壤盐碱成分降低。此种方法,适于低洼及地表水丰沛地区植稻。清代天津诗人华长卿有《十字围》诗:“河水澄清红稻肥,田间燕子双双飞。葛沽遥接贺家口,土人相传十字围。”
汪应蛟见南方的兵士,能种水田。所以在“倭寇平,撤南兵”的时候,力倡留兵屯田,并“辅以右卫军人二千三百余名……岁得美谷盖二万石有奇”。汪应蛟在津南种稻事业,兴旺了五六年。围田种稻之法,对天津此后小种稻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