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580|回复: 2

[人物] 锦州籍作家徐锦川 漂在京城写人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15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锦州晚报(记者李昭昭)虎年伊始,现居北京的锦州籍作家徐锦川便有斩获。
  2月底,2009年度“夏衍杯”剧本评选结果在北京揭晓,作为国家电影剧本最高奖,这一奖项又被称为中国电影编剧界的“奥斯卡奖”,在1171部剧本的角逐中,共评选出5部“优秀电影剧本”和30部“创意电影剧本”,徐锦川凭借作品《美丽生命》顺利入围并最终获得了“创意电影剧本奖”。
  今年春节,徐锦川千里迢迢从北京回到锦州过年,除了与亲人团聚,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事情等待着他:一部反映锦州历史变迁的重头大戏正在紧锣密鼓地运作之中,策划人、编剧均为锦州人。作为编剧之一的徐锦川对此事颇为重视,一是他认为锦州是历史名城、文化重镇,应该广为宣传,二来“为家乡的文化产业做点事,这活儿我们愿意干,舍我其谁呀!”
  记者眼里的徐锦川是一位典型的北方汉子,硬朗的脸型,一双睿智的眼睛透着自信的神情。蛰居北京已10年的他,如今虽是文化和影视圈里的知名人士,但依然保持着随意而平和的心态,言谈中不时地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悟,更增添了几分文人的豪情。

  25岁成为辽宁省作协最年轻的会员
 
  徐锦川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父亲是四川人,曾参加过抗美援朝作战,从战场上回来后在锦州安了家,母亲早年是锦州京剧院的一名演员。生在锦州,籍贯四川,“锦川”名字由此而来。
  也许受母亲的影响,徐锦川从小就喜欢文艺,打快板、说相声,小小年纪表演得有模有样。16岁那年,徐锦川第一次离开锦州,到内蒙古某部队当了一名文艺兵。
  几年后,徐锦川结束了部队生活,回到锦州。“上世纪80年代初,刚好文学是热潮,我当时想搞创作,想写小说,就提出复员了。”这个想法不是心血来潮,因为长达20年生活在整齐划一的部队大院,年轻的他更渴望了解外面世界的丰富多彩。这之前,因为生长在部队大院里,徐锦川甚至对锦州市里的街景都不熟悉。
  回到地方后,徐锦川被分配到锦州电炉电机厂,工作之余,他才开始接触名著,并尝试着写作。并非出自书香门第,也没有得到过师承,但笔下总是有创作的灵感。“可能天赋中有文字的组织能力,小时候写作文比较好。”他这样分析自己。
  仿佛是雨后春笋一般,徐锦川的作品开始纷纷见诸于报端和文学刊物上。最初是诗歌,他曾经花半个月的工资买了100本《青春》,因为上面发表了他的一首小诗,尽管目录上并没有自己的名字,而是在“舒婷等”的“等”里。随后,他的小说先后发表在《鸭绿江》、《芒种》、《青年文学》、《青年作家》等杂志上。
  随着作品的不断发表,徐锦川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成为崛起于锦州的国内知名青年作家。
 
  叱咤商海20年 国内进入影视剧制作行业较早的一批人
 
  一个人在青年阶段到底能从事多少种职业?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同的答案,在记者将近七年的采访经历中,徐锦川应该是职业角色最多的一位,并且做到极致的一位。
  在文学院上学期间,徐锦川工作的工厂倒闭了,学业结束后,他分别去沈阳、深圳、珠海等地找过工作,先后在《作家生活报》、《辽宁法制报》供职,还曾经回锦州在锦州师专做过一段大学老师。
  那段漂泊的日子,今天看来充满了波折和苦涩的味道,但在徐锦川的眼里颇有回味。“那段经历很有意思,天天都把作品放在背包里,恨不得随时给大家看,甚至买火车票的时候也拿出来让售票员看看,也许能给个照顾……”在他的博客里,他很坦诚地写了一段失败的求职经历,其中的艰辛和受挫的窘态,他一点也没回避,“最困难的时候连方便面都吃不起,路上别人散落的花生米也想拿起来吃了”。之所以写出来,是因为看到现在这些“北漂”的孩子们,那么努力地奋斗着,他想用自己的经历给后生们一个提示。
  上世纪90年代,人们对电视剧的广泛关注刚刚兴起,审时度势的徐锦川下海经商,从事影视制作、广告经营活动,因此也成为国内进入影视剧制作行业较早的一批人。
  最初,他参与策划了《努尔哈赤》、《远东阴谋》等电视剧,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了解和掌握了影视制作的一般流程。之后,他作为制片人,投资拍摄了编剧林和平的作品《乡长》,当年播出后获得了东北三省电视剧大奖——“东北虎奖”。紧接着,他又出资拍摄了连续剧《烟雾》,剧中他起用了一个刚刚从北广毕业的学生唐瑶。后来电视剧播出后,再次获得“东北虎奖”。
  1992年,徐锦川组织拍摄了一部反映国防建设的十集系列剧《光荣与义务》,播出后还制成上万盘的录像带发行到全国各地。那时,徐锦川在北京影视界制作人的行当中已名声鹊起。
  随着影视行业不断市场化,徐锦川开始购买电视剧播映权向省内各市电视台发行,最好的时候能垄断一部电视剧在东北三省的版权,“当时锦州很多电视剧都是我发的,比如《再见黄埔滩》、《梦断情楼》等”。通过这种方式,徐锦川很快就和全国的影视制作人熟悉了,还认识了王朔、冯小刚。当时,徐锦川与辽宁电视台的“午间剧场”栏目合作,由徐锦川提供电视剧节目,每天12点播放两集,取名为“锦川午间剧场”,后来有广告商想买冠名权,但当时的他比较张扬,坚持用自己的名字。
  在商海奋战了多年的徐锦川,终于成为了省城的一个大款,有专车、有秘书、100多个部下…… 

  放弃浮华生活 千金散尽回到起点
 
  1999年12月,一个旧的世纪即将过去。
  徐锦川为自己举办了盛大的生日宴,邀请了身边几乎所有认识的朋友。宴会上,他郑重宣布,今后要从大家的视野中消失。此言一出,现场一片哗然,大家纷纷猜测,甚至怀疑他得了绝症。
  “其实什么都没有发生,只是我对眼前奢华的生活厌恶了,我觉得自己不应该是这样的人,而是一个搞创作的、学者型的文化人,无论经营多成功,都不是我想要的自己,于是就想放弃一切。”生日宴后,徐锦川处理完公司有关的一切事务,房子、车子都交给继任者,然后只身一人离开了,他形容当时自己的心情,“就像着了魔一样”。
  在辽东一个人烟稀少的山沟里,徐锦川住在一个农民家里,和两大箱子的书终日为伴,除了看书,他又拿起了搁置十年之久的笔。在车水马龙、人流稠密的人生闹市,谁敢把灵魂安置于骨头深处,随时随刻手抚胸口扪心自省?徐锦川一定是其中的一位,此刻的他把灵魂装在了兜里,距离身体最近的地方,随时掏出来与之凝视。在此意义上,与其说他在写作,毋宁说写作成全了他。
  “人人都爱自由,但有些人更爱自由,这就意味着愿意付出更多的代价和成本。”徐锦川回忆在山沟的那段日子,实际上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人生的幸福在于轻度的贫困,附加的东西越多,负担也越多。”几个月后,一身轻松的徐锦川从山沟里走了出来,一个新的世纪也迎着他走了过来。
  原本他打算在沈阳偃旗息鼓,开始写作生活。这时过去的一个战友找到了他,提议一起去北京闯荡。徐锦川想了想,很快就同意了,两个人带着生活费、怀揣着梦想出发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惑之年成为北漂作家 体验不同人生
 
  2000年,不惑之年的徐锦川来到北京,成了一位“职业的”作家和编剧。
  此前,他和战友两人在各自的领域都是小有名气的人(战友是个作曲家),但是到了偌大的北京城以后,他们依然是一个新人,两人合租房子住在一起,最初几年过得比较艰苦。
  没有活他就自己找活干,通过圈里的人,一个一个介绍认识,他也做过不署名、只写字的枪手。当时北京电视台有个栏目《身边的故事》,把精神文明的小故事编成10分钟的脚本,一个1000块钱,徐锦川写了几个,对方很满意。
  刚到北京,徐锦川还做过几次制片人。第一次他在北京当制片人,在开机仪式上,投资人是一个没什么文化的老板,因一些小事随意呵斥他。徐锦川借故去了卫生间,突然间感到一阵委屈,眼泪刷地一下涌了出来。“主要是心理有落差,过去也经常批评教训别人,态度一样粗暴,这件事也使我有一种反思,当时一下就释然了。”从卫生间出来的徐锦川恢复了平静,继续做好自己的工作。
  在北京的十年里,徐锦川遇到这类事情很多,他越来越释然,不同的人生经历和感受为他的创作填补了源源不断的生活素材,每年他的作品以及他所监制的电影、电视剧越来越受到同行和人们的关注。
  2001年,徐锦川开始专业从事数字电影的创作与制作,当时业界称其为“电视电影”或“小电影”,专供央视电影频道播出。
  2003年,创作了数字电影剧本《罪案调查》,在央视高清频道播出。
  2007年,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第二届国际朱子文化节,由其创作的剧本《晚年朱熹》(又名《武夷棹歌》)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及来自全世界各地百余位朱子后裔的广泛好评。该剧本已由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立项。
  参与策划创作了由辽宁电视台拍摄的百集喜剧《城里城外东北人》。2008年,由其监制的数字电影《拉钩》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播出,获得了辽宁省“五个一工程奖”。
  创作完成了电影剧本《地下室》,已在广电总局电影局立项。据此完成的同名话剧剧本得到了京城多家文艺演出团体的青睐,央视导演张子扬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示了合作的愿望。
  2009年,创作电影剧本《美丽生命》。该剧通过一桩误诊事件,反映了一群癌症患者顽强的求生欲念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剧本获奖后,全国各地的影视制作机构纷纷提出了拍摄意向。
  人称“北京南城散淡人” 享受慢生活
  徐锦川在北京自称“南城散淡人”,是指在南城住下专事写作,所谓“散淡”,实则是享受慢生活的一种生活方式。
  “别着急,不要压力太大了。”徐锦川希望自己过着从容和优雅的生活。有的人对他这点不满意,要求半个月必须拿出来个作品,他一般情况下不会答应,他希望生活不要那么赶。别人给他推荐工作,一个月薪8000元,一个5000元,前者需要每天坐班,后者不用,他肯定会选后者。
  刚开始到北京,徐锦川很不习惯挤公交车,每次换乘车的时候,看人挤得像塞土豆一样,他就会在车站上等,一直等到人少的时候再上车。如果中间赶上饭点,他会先去附近吃完饭再回来等,总之不愿意挤在人堆里。等车的时候,他也不闲着,拿出一本书来看,等一两个小时是经常的事,因此无论冬夏,他身上总是带着书。
  如今,徐锦川已经熟悉北京的各种公共汽车的换乘法,在哪下车,几点是末班车,他都了如指掌。不过,他也有头疼的事,比如吃饭,因为朋友很多,北京太大,为了准时赴宴,不得不打车去,吃饭晚了没有末班车了,他又得打车回家。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非常害怕别人请我吃饭,因为那意味着我自己的破费。”
  在2009年“夏衍杯”电影剧本评选中,参评剧本逾1000件,最终评选出5部“优秀电影剧本”和30部“创意电影剧本”,徐锦川是获此殊荣的编剧之一。虽然获奖,但徐锦川认为自己“本质上仍然是个小说家”,大量的时间仍然用于写小说。在他看来,小说的创作似乎更能表现他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写小说体现自己的水平,尽管不能够畅销甚至出版,但至少是自己的东西。剧本往往不是我自己想写的,而是别人找我的。”“我只在‘业余’时间里写几个剧本,聊补无米之炊”。
  谈及为家乡创作剧本,徐锦川透露,该剧从1948年辽沈战役的锦州战场写起,从“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直写到北京奥运为止,跨度六十年,浓彩重墨地写了三个有代表性的工人、农民和军人,他们六十年里的工作、生活和人生,剧名暂定为《工农兵》。策划人是王丹、程刚,白雪生、白铁军、鲁一玮和他担任编剧——全都是锦州人。
  采访最后,徐锦川深情地告诉记者,他们这些“漂”在北京的锦州游子,互相都有一个约定,老了都回家乡来。“随着老之将至,这一约定不再是一种憧憬、一个念头了,而是近在咫尺的现实。”
发表于 2010-3-16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汗,孤陋寡闻,人没听说过,作品也没听说过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5-1-5 10:08 , Processed in 0.160794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