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131|回复: 1

[人物] 徐中玉“题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6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日期:2010-06-05 作者:陆正伟 来源:新民晚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徐中玉教授在书房里,手捧《中玉壶》与壶艺家谈桃林说着中学读书时与宜兴学友的往事,谈了许多有关紫砂壶的趣事,能听出,他对紫砂艺术十分懂行。当谈桃林请他在壶上题词时,徐先生写下了“热爱生命,但求无愧”。
   
    徐先生淡泊名利,对光阴却特别珍视,即便在被错划成“右派”,从教授贬到图书馆劳动,直至“文革”遭难的二十多年中,也没放弃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在艰苦的岁月中,他远离尘嚣,与书为伴,读书达七百余种,做卡片二三万张,计一千多万字,当编《辞海》缺少人手时,知识渊博的徐中玉被选中,在“左”风盛行之时能戴着“右派”帽子作编辑,是件难以想象的事。徐先生用自己的行动证实了生命的价值,同时也证明了只有承受磨难,才能不断增长道德勇气。
   
    进入新时期,徐先生迎来了文艺复苏的春天,他要追回失去的光阴。任华师大中文系主任时,他注重实践,追求实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开创了用文学作品替代论文,此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在这良好的学习环境中产生了全国知名的“作家群”,如孙颙、赵丽宏、王小鹰、陈丹燕及评论家毛时安、南妮、王晓明、吴炫、陈伯海、许子东等。
   
    著名美术评论家、画家谢春彦出自对徐先生的钦佩欣然在《中玉壶》上挥笔作画,画面上,徐先生盘腿而坐,双手垂膝,一头花白短发倔强地竖着,满面笑容,硕大的“寿公”二字分列两旁,满地寿桃意为桃李满天下,并题款:徐夫子,神州文场老黄忠。颂扬老而弥坚之意一目了然。但笔者所知,历史上的老黄忠七十三岁便战死疆场,可当代“老黄忠”——徐先生七十五岁还担任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一职,为繁荣上海的文学事业正准备甩手大干呢。他不辜负作协前主席巴金先生的期望:“要把作协的工作做好,团结大众,多出优秀之作”。一上任,就大刀阔斧地实施改革,制定新的规章制度,转变了以往理事“不理事”的风气,并大力扶植优秀文学青年,为八十岁的老作家举办纪念活动,筹划着办一所创作之家和规划着一系列为作家服务的项目。在他任职的八年中,文学新人辈出,一大批有影响的好作品应运而生。
   
    七十多年来,徐先生在研究古代文学理论上有独特的建树和成绩,出版了十余部饮誉海内外的专著,先后出任过十余种期刊的主编,他与匡亚明共同创办的《大学语文》只是其中的一种,至今此刊印了九版,计三千多万册,被教育部定为国家重点教材。而今,94岁高龄的徐先生除主编几种丛刊外还担负着《文艺理论研究》(双月刊)主编,已整整29年了,每期他都要亲自把二十七八万字的终审稿看上一遍,其中付出的辛劳只有他最清楚。尽管如此,他还计划着待手头事忙完后即开始撰写《自传》一书。
   
    有人会问,究竟是什么力量使徐先生逆境不屈,顺境不息?他用近百年丰富、坎坷、多彩的人生无言地告诉人们:生命的意义只有通过为他人、为社会服务才得以体现。只有这样,才能在离开这个世界时,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所以,徐先生在《中玉壶》上的题词:“热爱生命,但求无愧”对后人是一种嘱托,更是一种期盼。  陆正伟
发表于 2010-6-6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紫砂壶假的太多了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9-30 22:30 , Processed in 0.173493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