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161|回复: 1

[评论] 她说:您好——徐芳散文集读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4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她说:您好——散文集《她说:您好!》读后
    徐芳最早是诗人。诗人,还是女性,这个问题就比较复杂了。徐芳的诗作我也读过一些,直觉中觉得她是一个敏感、知性和多情多思的人。

    在黑暗中哭泣

    是一种痛苦

    月光并不被树影的沉默

    所剪裁

    直直的,沉沉的

    穿过一小片草丛

    甚至让我来不及用手遮挡

    却又似乎很缓慢的

    一厘米一厘米的

    穿透我……

    很冰凉和很温暖

    除了感性上的粗糙

    和气质上的急躁

    我其实无思无在

    ——《祭月》

    徐芳的性情与她的外表一样,非常柔美,温慧而且总是伴随着丰富的遐思,与许多知识女性相一致,她看生活看人不大爱看大的地方,不看抽象的未来,而是喜欢或者说善于从细微之处入手,从很多微弱的杂象进入,一个不被人注意的细节,或者眼前掠过的一片景象,都会引发她的联想和敏感,刺激她丰富的内心。她更愿意相信人在不经意当中流露出来的性情更加真实。徐芳把这样的思维特性也直接移植到她同样精彩的散文当中,她写道:

    夏天的风儿呢,更是都市里的奇迹,所有的屋子都关门落窗,冷气是人工制造的。当自然的风在街道上辗转地碰壁时,悄无声息的行状,让你以为它被太阳蒸发了,消逝了。但每每走过街角,忽然裙边翻飞起来,纵横交错的马路,仿佛是为这一刻你的进入而准备好的画面,忽然就活了起来,忽然就有了生气,不,是具有了生命。如果说野花、虫声、绿色的夜晚,袒露了山野之夏的风致的话,那么能解脱水泥丛林的重重武装,展示城市重重叠叠、明明暗暗的心的,怕只有风了。

    ——《夏天啊,夏天》

    读到这样的句子,我也与徐芳一样必须在这里使用那个她很爱使用的词汇, “忽然”也有了感想,那就是,像上海这样用无数钢筋水泥和玻璃幕墙建造起来的城市里,如果没有了像徐芳这样热爱遐想和多思的作家,那么这个城市将是多么枯燥的去处。而因为有了她那无所不在的才情,以及只有诗人才会有的想象,才让我们对这个城市有了触摸的感觉,有了如同恋爱般的无穷联想。

    诗性是徐芳写作中非常看重的气质,我怀疑她甚至认为如果没有了诗性,那么作家就是多余的,文字也因此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有意思的是,诗人对外人的宣言也是诗化的,她不会像很多理论家那样说话,而是在自己的内心里执拗地这么坚持着,要不就在她写下的文字当中去履行。回家无意间看到放在自己的鞋子边上儿子的鞋子,让她 “忽然”意识到这个孩子竟然已经长大。窗前摇晃着的对面人家的灯影中,带给她的是关于人们日复一日的生活感慨。她的遐思的确无处不在,而且具有了对生活的某种提示和发见。

    中国的诗歌和散文的传统大多是古代文人落情于自然山水之后的情感文字,而古中国也没有现在这样甚嚣尘上的大都市,所以,中国散文的抒情方式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是趋向于一种稳定的格式,甚至直到六十年代杨朔写的 《雪浪花》中所运用的比兴手法都还是那种古代美感散文形式的复制。面对今天的社会,散文如何继续存在,徐芳做了尝试。尽管,她的散文还带着浓厚的女性柔情和感觉的特色,我们还可以说它还不够那么雄浑和开阔,但是,我觉得她是勇敢和智慧的,她的特殊价值就在于,她没有被现代城市 “污染”,她依然是那么执着地按照诗性的存在方式在生活着,感受着,想象着,吟唱着。

    于是,我们也就找到了喜欢她的文字的理由。 (徐芳散文集 《她说:您好!》,已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发表于 2010-9-19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也好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10-1 12:46 , Processed in 0.186857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