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122|回复: 3

[地方] “震到国外”的徐老太:西餐不如一碗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11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狗日的地震好凶噢!老子被挖出来,看到外国人还以为把老子震到国外了。”

    “5·12”地震中的段子原型徐荣星,赴莫斯科参加国际救援论坛,并向俄罗斯恩人谢恩
    “地震好凶哦,居然都把我震到国外去了!”汶川大地震后,这个流传于网上的幸存者被国际救援队救出后发出感叹的段子,给无数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9月29日,这个乐观段子的原型、唯一被国际救援队救出的幸存者徐荣星受邀前往俄罗斯。
    10月5日, 徐荣星和老伴江游龙结束莫斯科之行,回到成都。
    新闻回顾
    徐荣星与俄罗斯的“缘分”
    2008年“5·12”大地震,徐荣星在废墟中被埋127个小时,大家都以为她“没希望”了。俄罗斯救援队花了一个多小时把她营救出来。
    2009年,徐荣星和老伴千方百计寻找救命恩人,通过媒体帮忙,她写的感谢信送到了莫斯科。俄罗斯救援队队员还将感谢信陈列在当地博物馆,她和恩人们通过视频见了面。
    2010年5月,应四川省政府邀请,俄罗斯紧急情况部国际司一行来到四川访问。徐荣星与当时参与营救她的俄罗斯救援队队员别列古多夫和医疗队医生斯克罗布拉多夫重逢。
    2010年9月,应俄罗斯紧急情况部邀请,徐荣星和老伴9月29日从成都启程,前往莫斯科参加国际救援论坛。
    最折腾
    选择礼物送恩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送给恩人中国结
    9月25日,徐荣星接到都江堰外办的消息:俄罗斯方面发来邀请函。徐荣星赶紧叫回正在板房边看邻居打麻将的老伴,两个年过半百的老人,开始纠结再次与恩人相见该带去什么礼物。
    徐荣星最初打算带去20斤地道的猕猴桃,但由于担心海关有限制,不得不放弃。最终,老两口带上了两个特大的红色中国结和一盒都江堰的名茶雪芽。老两口听说俄罗斯人喜欢中国茶叶,中国结则可以体现中华民族的特殊情感。
    9月29日上午10时,签证通过。下午2时,飞机起飞前往北京。
  最难忘
    莫斯科像大森林
    9月30日一大早,徐荣星和老伴上了北京飞往莫斯科的航班。约7个小时的飞行后,莫斯科的土地呈现在窗外,徐荣星紧贴机窗俯瞰莫斯科,映入眼帘的是蓝天下葱绿的树丛和清澈见底的河湖。
    高楼大厦没有成都多,简直是个森林城市!一下飞机,老两口激动不已。江游龙说,莫斯科的街道没有布满密密麻麻的房子,大多是森林。    徐荣星此行受邀前往莫斯科,是参加国际救援论坛,讲述自己获救的那一刻。由于语言不通,两天的会议,除匆匆与恩人见面,两人只对俄罗斯救援队的演习印象深刻。
   最尴尬
    西餐不如一碗面
    徐荣星说,自己与老伴是头一次出国,开了一盘“洋荤”,也遭遇了一些尴尬。比如,吃了一辈子中餐突然每日吃西餐,“亏待”了肚子等等。“那时候很想念四川的回锅肉,想念家里的素面。”说起在莫斯科的吃,两个老人不约而同地摇起了头。那些半生半熟,看上去很新鲜的美味,让他们一时适应不过来。生鱼片、牛肉、生菜,几十种饮料,丰富之极,但老两口却直喊受不了。
    饮食上的不适应,让两个老人特别想念家乡。再加上事先没来得及将人民币兑换成卢布,同行的翻译也只换得4000卢布,他们只好节俭花销。最大的遗憾是没能给家人买礼物,唯一从莫斯科带回的只有一些当地的糖果。
    最意外
    异域巧遇家乡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徐荣星和老伴在莫斯科
    一辆专车,两个翻译。从10月3日开始,两位老人裹上厚厚的羽绒服,开始了在俄罗斯的参观。
    克里姆林宫、红场、圣瓦西里大教堂、阿尔巴特大街……很意外的是,在莫斯科的大街上,他们竟遇到了一行成都老乡。“简直太亲切了,熟悉的四川话,温暖的招呼。”徐荣星说,这恐怕是此次莫斯科之行最兴奋的事了。交流中得知,这行成都人是来莫斯科旅游的,两位老人几日堆积的话语顿时倾泻而出,“可能他们比我们要迟回来,都是些年轻人”,徐荣星说。
    10月5日,徐荣星和老伴回到了熟悉的都江堰。一下车,首先忙着煮了两碗热腾腾的麻辣素面,两人狼吞虎咽,感叹“终于填饱了委屈了好几天的肚子”。
  同步播报
    老两口月底搬新家
    现在的徐荣星,早已走出了地震带给她的阴霾。
    徐荣星说,在板房生活了两年多,尽管不如高楼安静,但邻里之间亲近不少,平常和邻居打打小麻将,放假就到儿子女儿家享受天伦之乐。
    现在,老两口的儿女们已经搬进了购买的新房。预计到月底,徐荣星和老伴也将搬进政府分配的70平方米安居房中,安度幸福晚年。
    记者手记
    老人最怕别人误会
    预约采访徐荣星,她在电话中多次婉拒。这并非老人“耍大牌”,老人说“我不想让别人认为我在自我炒作。”
    确实,地震不是用来炒作的,地震中出现的“名人”也一样。我们只是想客观地反映地震后他们的生活,他们发自内心的情感,代表的是四川人民的感恩之心。
    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徐荣星如此,川人如此。 记者侯林利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发表于 2010-10-11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

徐荣星如此
川人如此
国人也应如此
发表于 2010-10-11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族人也应如此
发表于 2010-10-11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乡的月亮圆,家乡的饭菜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10-1 15:29 , Processed in 0.174458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