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129|回复: 1

[骄傲] 开国将帅的故事——徐向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8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徐向前(1901-1991),原名徐象谦,字子敬。山西省五台县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曾在国民军第二军第六混成旅任教导营教官、参谋、团副。一九二七年在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任队长,同年加入中国**。广州起义中任工人赤卫队第十六联队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师第十团党代表、师参谋长、师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一师副师长,红一军副军长兼第一师师长,红四军参谋长、军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红军右路军总指挥、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副师长,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代校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第一兵团(后改为第十八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九、十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一、亲率手枪营冲向前沿阵地
  黄安战役,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三次反“围剿”的第一仗。
  黄安县城,是南线敌人伸进根据地的重要据点,位置突出孤立。守敌为国民党杂牌军赵冠英第六十九师,配属该师的有敌三十师二七○团。赵部侧后有四个师作援应。
  在众多的敌人面前,徐向前毫无怯意。他决定采用“围城打援”战术,后围黄安,吸引援敌,野外聚歼,以粉碎南线敌人的“进剿”部署,巩固和扩大根据地。
  战斗打响后,敌人大量增兵,来势凶猛。12月19日,敌人4个旅的兵力突入我嶂山顶峰阵地。红军与增援之敌展开肉搏激战。嶂山顶峰距红四方面军指挥部仅4里多地,如果敌人得手,将直接危及四方面军总部安全。在这千均一发的时刻,徐向前亲率总部手枪营,冲向前沿阵地,他一面指挥手枪营向敌人反击,一面令前线所有打援部队全线出击,向敌两翼迂回。这是一场恶战,山上山下,敌我肉搏,杀声震天。红军指战员看到总指挥亲临前线,士气大振。经半日血战,我军反击成功,使战局转危为安。接着红军兵分两路向敌出击,敌全线崩溃,4个旅的援敌,被红军消灭近半。
  22日夜,徐向前命令部队乘胜对黄安县城之敌发起总攻。白天时,红四方面军首先以仅有的一架缴获的飞机“列宁号”飞临黄安上空,投掷宣传品和迫击炮弹,搞得敌人慌乱不堪。晚10点,总攻开始,在徐向前指挥下,红军突击部队以突袭手段迅速登上城墙,随即向两翼发展,敌师长赵冠英见黄安城已被红军攻破,固守无援,急令部队从南门突围,红军乘胜猛追,将逃敌5000余人全歼于城郊。赵冠英化装溜走,被红军活捉。
  黄安战役历时43天,共歼敌15万余人,缴枪7000多支,迫击炮10多门。这一胜利,使黄安、麻城、黄陂、孝感等县革命区域连成一片,迫使南线敌人处于守势,不敢向我根据地贸然进犯。
  南线旗开得胜后,徐向前又率军北上,发起商潢战役,接着又东征西战,获得了苏家埠和潢光战役的伟大胜利。这四大战役,红四方面军共歼敌6万余人,其中成建制被歼的敌正规部队近40个团,使蒋介石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计划尚未完全实施即被粉碎。
  二、“我们不是李自成,一定能够打下临汾。”
  运城战役获胜后,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徐向前,主动报请中央军委,组织临汾攻坚战役。中央军委很快复电批准他的建议,并命令晋冀鲁豫军区组成临汾前线指挥所,由徐向前任总指挥。
  徐向前率第八和十三纵队、太岳和吕梁军区部队10余个团,约5万余人,直趋临汾城。
  临汾,有“尧都”之称,位于山西南部平原,为历史上著名的军事重镇。这座古城,内高外低,城墙坚厚,易守难攻。相传当年李自成兵临城下,屡攻不克,只好绕城而走。守城敌军总指挥是阎军第六集团军副总司令兼晋南总指挥梁培璜。
  1948年3月7日凌晨,徐向前在获悉胡宗南电令临汾的该部三十旅空运西安的情报后,命令八纵抢占临汾机场,摧毁敌机两架。这样,临汾守敌成了瓮中之鳖。
  3月23日,我军向临汾外围据点展开全面进攻。血战20多天,我军杀伤敌人3000余人,基本扫清临汾外围据点,但攻城计划未能实现,我军伤亡较大。
  初战临汾失利后,徐向前在前线指挥部召集团以上干部会议,总结前段的经验教训,并针对部分干部的急躁畏难情绪,进行了深入的动员。徐向前说:“眼下,我们疲劳,敌人更疲劳。它要时时提防,处处小心,它是躲在孤城里等着挨打;我们可以经常换班轮流上阵,想什么时候打就什么时候打,想怎样就怎样打。我们的主力还未动用,我们有地方的大力支援,我们不是李自成,一定能够打下临汾。”
  通过总结作战经验,部队士气旺盛,指战员们争相报名参加战场突击队,各团各连争当突击分队,互不相让。许多党员向党组织递交最后一次党费,以表示奋战到底、准备为党牺牲的决心。
  徐向前向部队发出指示:“坑道是我军当前攻坚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实行‘土行孙’的战法,钻到地底下去,用坑道破城。”
  临汾城下,我军的“土行孙”果然大显神威。地下坑道像制敌于死地的利剑,直刺敌人心脏。5月17日,经过27昼夜的秘密地下土工作业,两条各长1000多米的破城坑道胜利挖到城下。1.8万斤黑色炸药分别装入两条坑道。
  各突击队进入攻击阵地。一切准备就绪。
  傍晚,徐向前总指挥亲临攻城前沿。他站到一个土坡上,手拿望远镜,不时地远望着笼罩在烟雾中的临汾城。
  19时30分,徐总看看手表,向身旁手拿电话耳机的参谋下令:“总攻击开始!”
  随着3颗红色信号弹升空,一声闷雷般的巨响,犹如天崩地裂,坑道爆破成功,东城炸开两个各50余米宽的大缺口。我军以排山倒海之势,突破城垣,冲进城中。垂死之敌再也抵挡不住解放大军的铁拳,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敌作一团,狼狈不堪。
  午夜时分,战斗结束,临汾守敌全部被歼。守城总指挥第六集团军中将副司令梁培璜及其部下2万多人被我生俘。
  临汾战役,持续72天。我军以伤亡1.5万人的代价,攻克国民党在晋南苦心经营的战略要塞,摧毁大小碉堡400余座,共歼敌2.5万余人,为我军攻坚作战史谱写出光彩的新篇章。
  临汾战役后,党中央给徐向前部发来贺电:“庆祝你们解放临汾,全歼阎胡守敌的伟大胜利!希望你们继续努力,为消灭全部敌军,解放全华北而奋斗。”毛泽东高度评价了徐向前指挥的临汾战役,他在给东北野战军领导的电报中说:徐向前同志指挥之临汾作战,我以9个旅攻敌两个正规旅及其他杂部共约2万人,费去72天时间,付出1.5万人的伤亡,终于攻克。我军9个旅都取得攻坚经验,是一个很有的大胜利。
  三、齐排长?七排长?
  打临汾时,一位侦察参谋在汇报材料上写着:“蒋胡军的一个七排长因殴打一名阎军的士兵,引起两部之间的冲突。这个七排长被阎锡山的部队抓去打了个半死,几乎引起双方的火并械斗。”
  徐向前看后觉得这个情况很重要,可是军队的编制,只有“七班长”和“七连长”,而不会有“七排长”。他找来写报告的参谋,说:“我揣想,你是把‘齐排长’误听成‘七排长’了。侦察参谋,还出这个笑话!同志呀,在了解和反映一个情况时,一定不能粗枝大叶,似是而非!”
  徐帅“从小事教起”的特点,由此可见一斑。
  四、徐帅对许世友说:“下不为例。”
  徐帅一生清廉,看不惯社会上和党内存在的请客送礼,损公肥私的不良现象。他常说:“一个**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如果不能正确把握自己,收受别人的礼物,那他就会失掉党性、人格。”他规定:家人和工作人员不得吃请、收礼。这规定有时简直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
  老区人民想念他,给他带来一些老区土特产,秘书报告他,他说老区人民生活苦,不能收,谁收谁去处理;
  他担任国防部长时,接待外国客人,来访的外国朋友出于对这位闻名世界的元帅尊敬,送给他一些纪念性礼物,他如数交公;
  追随他几十年的老战士爱戴他,给他送一些水果或滋补品,徐帅在表示感谢的同时,又向他们提出批评。
  许世友将军,从当战士起,就在徐帅指挥之下。50年代,许将军从南京来北京开会,顺便带来一些南方的水果,被徐帅谢绝。许将军难过地说:“我跟随你几十年,我个人掏腰包送你一点水果,不会败坏党风吧?”徐帅指着这位身经百战的战将,略一思索,只好说:“下不为例。”这在徐帅算是破例。
  五、文革中著名的两次“大闹”
  第一次是1月20日上午军委在京西宾馆召开军委碰头会,江青阴阳怪气地明知故问:“总政主任怎么不见了?他躲到哪里去了?”
  正在这时肖华来了,讲述了因昨天白天的会议内容被泄露,晚上被抄家,逃到西山避难的经过。
  一直被蒙在鼓里的徐向前愤怒地拍起了桌子,茶杯盖子“当”一声摔到了地上。昨天散会时他明确要求“会议内容要严格保密,不准外传”,特别是关于有人批肖华的事情。
  叶剑英也气愤地说:“肖华是我保护起来的,如果有罪,我来承担。”他也边说边拍桌子,将手骨都拍伤了。
  这就是当时所谓“大闹京西宾馆”的事件。
  第二次是二月中旬。周恩来在怀仁堂召开中央政治局碰头会,吸收有关负责人参加。
  会上,以一些老同志为一方,以中央文革陈伯达、康生为另一方,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接连数日争得百红耳赤,每次都不欢而散。
  2月11日下午,叶剑英质问陈伯达、康生、张春桥:“你们把党搞乱了,把政府搞乱了,把工厂、农村搞乱了,还嫌不够,还一定要把军队搞乱啊!”
  徐向前激愤地敲着桌子说:“军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柱石,军队这样乱下去,还要不要支柱?如果不要,我们这些人干脆回家种地去!”积压在老帅胸中的愤懑情绪迸发了。两位老帅慷慨陈词,康生、陈伯达等人望而生畏。不久,谭震林、陈毅、李先念等人也发了火。江青得知后暴跳如雷。
  这次事件后来被称之为“大闹怀仁堂”。
发表于 2010-11-8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国将帅——徐向前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10-1 19:38 , Processed in 0.170380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