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119|回复: 1

[评论] 原纳斯达克中国区首席代表徐光勋:纳斯达克并不是为扶持高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7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2010年11月12日,第六届中国资本证券市场年会在北京钓鱼台举行,在此次会议上,《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原纳斯达克中国区首席代表徐光勋。
   当记者问到,您认为中国创业板能否成为纳斯达克的时候,徐光勋告诉记者,如果就中国的地理人口、GDP等综合国力来看,创业板肯定能够做的像纳斯达克那样成功,但是,我们不得不看到,纳斯达克目前拥有6000家投行,可以当它的做市商或者是国内可以当庄家,给市场坐庄,而中国目前,创业板仅拥有102家投行,太少了,这不符合中国这个市场的规模。
   徐光勋指出:“如果注意观察看世界各地的创业板、股票交易所成功的路不是一两个标准答案的,而且成功的交易所有宏观的一面,也有微观的一面,降到中国的创业板,首批上市的28家公司平均市盈率58倍,都已经拿到了钱,这本身也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关键不在于如何开始,而是怎么样坚持走下去。”
   他继续说道:“现在,创业板已经满一岁了,但是相对于其他成熟的市场来看,还像个婴儿,一定要给出一个结论性的东西,他认为为时尚早,因为股票交易市场是很宏观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能影响到市场的发展。”
   接着,他举了一个例子。1986年10月,当时英国首相撒切尔取消当时英国交易所的模式,也就是取消了直接让那些收取经费的方式,结果导致英国并没有成功建立像纳斯达克那样的交易所。
   “1998年的时候美国参议院组织了6个人的调查小组,来调查当时做市商有没有过节起来炒作股市的嫌疑等等,这说明纳斯达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认为,值的庆幸的是中国股市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这样的现象,但是一个资本市场要发展,就要经历很多的事情,从而,使它成为一个成功的场所,拥有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他表示,中国股市能够走到今天,是非常了不起的。
   “纳斯达克也不过只走了30几年,中国的主板市场才经过20年,还没有到达一个高度,如果要评述中国资本市场的话,不妨再给它几年时间,不要盲目的做一个总结性的评论。如果看纳斯达克38年整个发展历史的话,他认为,确实有很多值得借鉴的东西,但是要强调的是,纳斯达克成功经验不可能100%照搬到中国,因为法律、监管体系不一样,更重要的是文化不一样。”他如是表示。
   徐光勋介绍说,纳斯达克并不是美国为扶持高科技企业而成立的,而是为了整顿当时美国的资本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上一些中小型金融机构而创立的,所以到现在金融机构依然保持在25%左右。
   纳斯达克被看作全球最成功的创业板市场,但徐光勋却说,“其实,纳斯达克从来也就没有声称自己是创业板,甚至也从来没有用过创业板这个概念”,只不过经过发展和创新,纳斯达克形成了3个板块,7个标准,公司可以根据自己的规模、盈利水平等指标选择适合的板块进行上市。
   以微软为例,这个国际知名企业在20年前也仅凭100万美元的资本金到纳斯达克的小型资本市场上市,也正是通过这种资本市场,微软才会逐步发展壮大。因此,中国创业板如果过分强调公司规模,而不是强调上市标准和实际的服务内容,那些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就难以得到他们想要的服务。
   “中国设立创业板是完全有必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创业板都不够。”他说,美国的资本市场不仅仅存在三大全国性的股票交易所、五大地区性的交易所,其实,在各个地方还存在很多层次的交易场所。
   徐光勋还提出,以纳斯达克的经验看,上市不能是终身制,公司不按照要求做就可能面临被摘牌的风险。美国上市公司被摘牌原因很多,有些原因很简单,比如,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每年开完股东大会、董事会后的90-120天,要把会议情况备案到交易所,如果不备案就可能会被摘牌。另外,纳斯达克还有上市标准和上市后的维持标准,如果上市后股价连续90天跌破1美元,再给1个月时间,即120天后,股价还是低于1美元,就会让它摘牌。
发表于 2010-11-17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纳斯达克中国区首席代表------徐光勋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10-1 19:24 , Processed in 0.167992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