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129|回复: 2

[人物] 雅俗与其他:由徐锡澄书展想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1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中国美术馆的领导人慧眼,近期陆续推出几位书法家的个人展览,观后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提高审美境界,这是好作品的效应。
  大家公认徐锡澄悟性较高。我理解的悟性,是善于从传统中吸取,融为自己的血肉,观照当代审美的大势,找到属于自己的特定的视角。传统偏于稳定,多讲共性,但传统也是流动的,没有脱离个性的抽象的传统;创造偏于流动,多讲个性,但也没有撇开共性的个性。真正优秀的作品,总能在历史与当代之间找到独特的坐标,体现为实际的创造力。近期中国美术馆几位书法家的个展,各自给我们以启迪。
  我与徐锡澄相识多年,平时少往还。了解他,多通过书法。从艺术作品中通过“理性的直觉”想象一个人,我觉得是一种愉快,看到好作品尤其如此。徐锡澄书法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心手双畅”。“新”、“手”都是书写者的世界,以“心”为主导。“心手双畅”虽然指创作者而言,同样也可以从观赏者的角度作评价的标准。
  徐锡澄作品大气。林散之老人在徐锡澄进入创作之初便肯定他“气味风格不俗”,再具体说,我觉得由豁达通脱之气。这一点,反映了作者的审美心态,也同他的思想境界有关。得于天分?还是后天努力?天分是必不可少的,后天的努力在何等程度上发挥,常在取舍得失之间有很大的差异。从实践意义上认识“心”与“手”,两者都不孤立。“心”“手”同时指向创作者书写作品时的精神状态、笔墨功夫,也指向平素全部知识积累。心、手在创作中相辅相成。“手”受“心”的支配,而“手”的长期不懈的锻炼,也会影响到“心”的状态。实践出真知,艺术家的实践既指社会的生产的实践,也应包括创作实践。对此,我们过去有的认识不全面。曾把创作与社会的生产实践相对立,排除在作家的实践活动之外。事实是对艺术家来说,艺术实践同社会实践、生产实践一样重要。艺术实践不但产生作品,也在塑造作家、艺术家自身的灵魂。
  徐锡澄身处领导岗位,长期坚持业余创作。看他的书法集,纯以书法履历示人,也许是为了以书法家的身份直面社会,或者说要求以书法的本来面目直接进行价值判断。这种自谦又自信,尊重读者又珍爱自己的良好心态,肯定也会对书法创作产生良好影响。
  在繁忙的公务之余练书法,要付出加倍努力,从减少睡眠到辞退不必要的“应酬”,还包括排除杂念。要赢得书法,有必要做一些牺牲。我设想,徐锡澄对书法的追求同他对事业的精神有一致性。又追求书法获得的人文意识、审美情操,还有一份平常心,必定会在事业中产生良性循环。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牛顿、开普勒,都酷爱音乐,音乐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书法的作用未必会大于音乐,从事行政领导与从事科学研究也有区别。但是,书法对人的潜移默化,尤其是经过长期锻炼进入到深刻的阶段,其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我不认为“字”写得越好,工作一定越好,但我确认世界观与审美观在每个人身上具有同一性。不然,艺术的美育功能便失去了意义。
  徐锡澄的作品雅俗共赏。“雅俗共赏”有很大的包容性;雅俗之间又可分许多层面。书法有实用性。从书法艺术的本质来说,属高雅艺术,重在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书法以汉字为基础,有广大的受众,倘若单说“雅俗共赏”,一般的就意味着看重俗的一面。徐锡澄说他“期许有更多的人看得懂并喜欢我的作品”,表明他自觉追求着“雅俗共赏,追求雅而能俗,俗不伤雅。俗,只要不是市井气,江湖气,不是忸怩作态,故作惊人,便无伤于雅。至于极“雅”的作品,可能一时不被众多的人认识,其中又分两种,一种是理解的人始终是少数,这样的作品也有价值,正好证明艺术审美具有多元性。再一种,经过历史的考验,逐渐赢得大量爱好者,又成了“共赏”。此时在美术馆举行的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画展,任、吴、齐都属雅俗共赏,黄就不同了,要深入理解不那么容易,现在爱好者比以前多,但在广大群众中识者仍少。就风格而言,四位大师不必强分高下。创作的多元、欣赏的多元是艺术的两面,具有一致性。个性的艺术品,共性会弱化,然而真正有生命力的作品强调个性的同时,共性的相对“减弱”是在浓缩的状态下与个性共存,在更高程度上与个性融为一体,于是有了像《兰亭序》一类的杰作。
  《兰亭序》中正平和,审美的包容性广,学习者从多方吸收必有所得。林散之赞许徐锡澄“气味风格不俗”的同时肯定其“因为学《兰亭序》,所以未入魔道”。林老非常准确地指出了学习取向的重要性。但我联想到宋代黄庭坚有“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杨凝式的作品,从传世《韭花帖》、《神仙起居法》、《夏热帖》来看,个性超拔,黄庭坚予以充分肯定,认为这才叫学传统能到位(“乌丝栏”)。学《兰亭序》不能仅学表皮,黄庭坚在《山谷题跋》之中有一段跋《兰亭序》语:
  《兰亭序》虽是真行之宗,然不必以一笔一画为准。譬如周公,孔子不能无小过,过而不害其聪明睿圣,所以为圣人。不善学者,即圣人之过而学之,故蔽于一曲,今世学《兰亭序》者,多此也。
  这段话,说到《兰亭序》这般经典之作也如圣人一样不能“无小过”。《兰亭序》小过在何处?我没有研究。但黄氏的大意是说要学精粹,学神韵,不能脱离全体而囿于一点一画去学。任何杰出的作品,一点一画都是在全体的协调中获得生命的。高级有机体中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尤其微妙。林散之说的从《兰亭序》入可以,免俗,也不能不包括学习的立场与方法问题。
  当前处于繁荣时期的书法界,有才能的人不断涌现。高水平的作品总是少数,但有了少数高水平的书法家便能够提高大家的审美能力,扩充审美的视野,使书法的繁荣建立在更高水平的基础上。高水平的书法,依靠作品脱颖而出,不靠外在的力量“营建”、“打造”。“营建”、“打造”属于人为的制作,并且不符合艺术自身规律。徐锡澄书法的“业余”性质,启发我们进一步注意“圈外”的广大爱好者,有许多人长年累月孜孜不倦,追求真美。本来书法论专业和业余就很难划出一条鸿沟,事实倒是确有许多“业余”从事者超过了“专业”,多么需要把眼光多投向他们!我们的工作要更有开放意识和开放品格,超越“职业”的局限性。社会上许多不知名或不甚知名的书家,就他们的执著精神和实绩来说都值得学习。“虚名已得而真气耗矣,万事莫不皆然。”——欧阳修的话,我尝引以警惕,何况本人的“真气”原本就欠缺,唯一的办法,是不断补充,也很难。
  参加展览会之前,收到一位朋友来信,末了说:“信以电脑打字,很抱歉,没有用笔书,因为除了签名之外,一切都在网上进行,由此更觉得书法的可贵,研究书法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我把这封信揣在怀里。我想,我们需要更大的热情普及书法,与此同时,以更大的努力致力于提高。
  艺术作品的雅与俗,作为统一体的一对矛盾,互为补益,互相转化。它同提高与普及作为艺术的社会效应这一对矛盾,不处于同一层面,但有关联。没有深刻意义上的提高,普及不能展开,不能让群众真正获益。雅与俗,不能不以雅为追求的主要目标。书法的雅俗共赏处在螺旋式上升的态势,持续向更高的水平上升,不应设立固定的框架。这样的认识,不知书界同仁以为如何?
  徐锡澄小传
  徐锡澄,江苏常州人。中央直属机关书画协会副主席,中国职工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标准草书学社社员;曾任第八、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中国书协艺术发展委员会委员。2005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书法个人展,由荣宝斋出版社先后出版《徐锡澄书法集》、《徐锡澄草书集》,作品为中国美术馆、全国政协及国内外书法收藏者收藏,论文《草书性情论》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二等奖。
2009513153555862_.jpg
1262159293.jpg
1262159754.jpg
发表于 2011-3-1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名胜于字呀!
发表于 2011-3-1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利可图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10-2 06:43 , Processed in 0.189359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