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226|回复: 2

[人物] 徐庆松:白如学的幸福生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6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让绿树满山,让孩子上学    ——延安吴起县农民白如学的幸福生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青年编辑记者在延安市吴起县铁边城镇采访当地农民白如学 新华社 徐庆松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延安市吴起县铁边城镇农民白如学 新华社 徐庆松摄
    “白伯伯,退耕还林后,您家主要种些什么呀?”参加延安行的新华社记者问。
    “我家现在大约种植有50多亩林地,10亩地是沙棘和山桃,另外40多亩种植刺槐和杏树。”白如学一边抽着烟,一边向我们介绍。
    白如学今年54岁,是延安市吴起县铁边城镇的一位农民,家里有两个孩子。大女儿已经结婚,小女儿在西安上大学。
    “这就是山桃。”白如学指着路边的一片作物说。
    “一亩地能产多少山桃?”
    “如果天气正常,每株能结10来斤,一亩地50来株,也就500斤吧。”
    “能卖多少钱呢?”
    “一斤3元,一亩地的山桃大概能卖到1500元。”
    白如学说着,脸上流露出满意的笑容。据他介绍,除了种植沙棘、山桃、刺槐、山杏外,他还种了8亩土豆,每年能收1万斤,按每斤1.2元的价格,能卖到12000元。由于退耕还林,他家四口人每年还能获得3600元的补贴。再加上农闲时打零工,每人每天大概也有80元。这么算下来,白如学家的生活条件还真不错。
    “以前地里只能种些荞麦,雨水少,收成低,种的粮食只能够自家吃。现在国家的政策好,我们的生活比原先好多了。”
    如果不是亲身来陕北,记者无法想象这里的自然条件。刚来吴起县铁边城镇的第一天,记者是被汽车“转进去的”,周围全是山路,异常崎岖陡峭,跟磨盘一样,不知绕了多少圈。驾驶员告诉我们,有的人第一次来这里时,都能被这样的盘旋路“转”吐。
    据随行的铁边城镇副镇长冯建欣介绍,吴起县因战国时期魏国大将吴起在这里屯兵驻守而得名。1998年吴起县开始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县里决定不但要建设“红色吴起”,还要打造“绿色吴起”。
    据白如学讲,镇上统一采购农药等生产用品,省了农民不少麻烦。每当收获时,城里还有人专门来收购,根本不用农民操心。镇上还提供技术指导,帮助农民种植。
    “以前家里条件不好,为什么还让孩子上学呀?”
    提起正在上大学的女儿,白如学满脸骄傲:“我这辈子没文化,吃尽了不识字的苦头。再也不能让下一代像我一样‘睁眼瞎’了!”
    当地政府把发展教育作为解决农民收入、增加发展后劲的突破口。吴起县实施从幼儿园到高中全程贯通的15年免费教育。另外,全县45岁以下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还能享受免费技能培训。
    在吴起县,有一技之长的劳动力的务工收入,通常是普通劳动力的1.86倍。拥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收入,是小学文化水平收入的4.3倍。
    “我们镇上有幼儿园和中心小学,县里还有中学,半小时一班车,很方便。”白如学告诉记者。
    高质量、低价格的教育,将以前许多去外地读书的学生都吸引了回来。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算是亲身经历了。这是实实在在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呀!”白如学感慨地说。   
发表于 2011-8-16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做的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善举。
发表于 2011-8-16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深知没有文化的苦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10-2 10:25 , Processed in 0.203314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