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225|回复: 1

[人物] 徐勍:10岁“码头评书娃”,终身学习成大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14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xin_433020914082965621801.jpg
徐勍。记者 熊明 摄
    2月8日晚,记者来到徐勍家里,拜访了这位年逾七旬的“书坛奇人”。虽已75岁高龄,徐勍仍精神矍铄、思维敏捷。作为一位能说会道的评书名家,生活中的徐勍却显得尤为低调,反复对记者说:“我只是个说书人。”
    迫于生计,10岁娃在河坝上扯起了说书场子     提起徐勍,很多老重庆都不会感到陌生。     这位有西南“书坛奇人”之称的评书艺术家,用绘声绘色的评书表演,说人生百态,话古今传奇,给观众带来了欢笑与愉悦。对于他的成功,徐勍自己总结,其实是来自他幼年的穷困潦倒和多年的奋力拼搏。     徐勍的童年时代,并不顺利。他只念过小学,在三年级时,便遭遇辍学,差点沦为乞儿。回忆起这段往事,徐勍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     “走上说书这条路,完全是迫于生计。”在徐勍看来,说书,最初与艺术没沾多少边。     1945年,徐勍母亲去世,不久,爷爷也撒手而去。“父亲由于养不活大家,只好将妹妹送到乡下亲戚那里寄养,本来我也会被送走的,但我死活不愿走,只好自己想办法养活自己。”     临别时,妹妹哭闹着扯着徐勍的衣角说:“哥哥,你常来看我,不买东西都要得,只要你来看我!”     面对亲人的离别,年幼的徐勍心里很不是滋味。当时,他就在心里暗下决心,只要等到有办法那天,一定把妹妹接回来。     于是,为了不让自己沦为乞儿,徐勍开始在鱼洞卖香烟瓜子,养活自己。闲暇之余,徐勍常常在茶馆听人说书。那一年,他才10岁。     当时的鱼洞是巴县中心,来往的民间艺人很多,唱竹琴、打花鼓,也有说书人,有在茶馆讲,也有摆水棚。这时,徐勍萌生出拜师学说书的想法,然而,老师却嫌他小而不收他。他便开始偷艺,有时走路都在模仿说书人的样子,嘴里还常常念念有词。     “我的记忆力很好,一听就记住了,把听来的,自己扯开场子,去河坝上讲。至今我都记得,第一场讲的是《小三侠五义》。”看见一个10岁小娃娃能说书,船工们还是头一遭,都很有兴趣,都来听。之后不久,便有老师来收徐勍为徒弟,从此,徐勍开始了他的说书从艺之路。     在拜师学说书之后,当时小学三年级都没读完的徐勍,开始了知识库的“充电”。每天晚上听老师说书,白天背书给老师听,期间还要学习《幼学琼林》等历史书籍,打好自己的历史知识基础。     很快,徐勍就在重庆评书界名声渐起,很多人慕名前来听这个娃娃说书。     当年10岁的徐勍自己也没有想到,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说书成为他人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元钱》、《王若飞在狱中》红遍全国,8000人曾齐齐听他说评书     1956年,20岁的徐勍到重庆市曲艺团报到。“我想,一定要干出一番大事业来,而且肯定是在说书这个行业,这是我一辈子的追求。”     但是,当时的曲艺团里底子薄、条件差、缺少经费,一时排不出像样的剧目,以至于一段时间生活都成了问题。     “那个时候,团里的条件太差,我每天早晚说两场,要维持10多个人的日常开支。”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徐勍开始说上了“新书”。     徐勍介绍说,上世纪50年代,说书人还是以《三国》、《水浒》等传统书目为主,而以红色、革命为代表的“新书”,却很少有人问津。     “解放后,我便开始说新书,越是新颖的东西,我就越有兴趣说。说书时,选材、立意,各有侧重。对于传统书目,我也会加以取舍。”徐勍说。     1958年,全国首届曲艺会演的消息传来,很多名家都关注着这场曲艺界的盛会。作为一名说书人,徐勍对说书的题材十分重视,因此在曲艺会甄选书目时,他下了不少功夫。     “那个时候,我其实是有一些好的传统书目可以说,但想要登上这样大的舞台,光好还不行,还得新。”一天中午,徐勍在书店看书,突然找到一段韵文评书《十元钱》。它的内容是反映翻身后农民,对社会主义的热爱,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徐勍说,当时就被这段评书的情节吸引住了,决定“试一试”。     那夜,徐勍一夜未眠,思索通宵,不断揣摩。果然,徐勍的尝试很快便出了好结果,《十元钱》获得四川省首届汇演三等奖,同年到北京参加全国曲艺首届会演。     “说起参加全国曲艺会演,我还是十分紧张。”那次演出,徐勍和中国评书泰斗、扬州评话艺术大师王少棠同台演出,徐勍表演《十元钱》,王少棠表演《武松打虎》。两位说书人,彼此技艺各有特色。一古一新,一老一小,赢得了观众的好评和认可。演出结束后,徐勍受到周恩来、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凭借《十元钱》,徐勍一炮而红。随后,他说《王若飞在狱中》更是奠定了他评书艺术家的美誉。     “1961年,《中国青年》刊发了《王若飞在狱中》,我去买了本来看,两天时间就搞定了腹稿,然后开始演出。”徐勍回忆,当时,《王若飞在狱中》十分走红,在剧场和书场演出都一票难求,观众最多的一场演出是在一个广场上,约8000多人听他说书。     “在书场演出时,通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很多观众因买不到票,在门口把我团团围住。”那时的徐勍,就像现在的当红明星一样,好多粉丝都争着要与他合影留念。

    评书靠的是终身学习,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在徐勍看来,想说好书,关键是得多看书,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我虽然只读了三年级,但为了说好书,我一直都在坚持自学。”徐勍说,学说书,就要多读书,一定要勤奋。     解放后,小学便辍学的徐勍并没有“正式读书”,而是在艺林学习,后来又到了剧团学了一些话剧,读了一些文学作品,比如《卓别林传记》,托尔斯泰、郭沫若的小说、诗歌等等。     “就是靠读书渐渐地积累了一些文化,《三国》、《水浒》、《史记》,每天都有书读。自己要说书,必须要知道历史上的故事,了解历史。”徐勍告诉记者。     徐勍说,评书是一项易学难精的艺术。“要将文学、生活、见解沉淀,什么都需要积累,什么都要懂一点,才能说得出来,说得有道理。”他认为,作为一个好的说书人,博闻强记只能算是基本功,把故事里的内容提纲挈领才是真功夫。     说起目前重庆曲艺界评书的现状,徐勍多少有些感慨,“现在年轻人不是上网就是看电视,艺术氛围远不比当年了,评书的受众也日趋老龄化。”     面对评书传承青黄不接的尴尬境地,心系评书的徐勍不免担忧起来,“我徒弟很多,但说书成才的很少,因为浮躁,难以静下心来思考评书的微言大义。评书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     徐勍说,现在的年轻人不像自己当年那样,从小就在茶馆听说,对评书有浓厚的兴趣。“其实学习说书的门槛不高,学生只要是有高中学历、记忆力强、嗓音好、形象过得去就行。”     如今,75岁的徐勍仍在市曲艺团担任顾问。在他心里,还是希望尽自己最大努力将说书代代传承下去。他坦言,自己现在偶尔写写字,看看关于革命抗战的电视剧和新闻。虽然很少再说书,但公益和培训活动都会参加。     “尤其是在‘唱读讲传’活动中,只要邀请我去讲故事,我绝不含糊,老百姓爱听反映新重庆生活的段子,我就编上一小段,看到大家乐呵呵,咱心里就特别美滋滋的哦。”说这话时,徐勍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人物简介
    徐勍,1936年3月7日生于重庆,祖籍江津。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评书艺术家,享有“北袁(阔成)南徐(勍)”的盛誉。历任市曲艺团顾问、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中国曲协评书艺术委员会委员、重庆市曲艺家协会荣誉理事。
    徐勍幼年为生活所迫,10岁即出外卖艺,由于语言幽默风趣,表达能力强,受到广泛欢迎。1958年,他表演的《十元钱》获四川省首届曲艺汇演三等奖,同年到北京汇报演出,在中南海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2008年获中国文联、中国曲协牡丹奖终身成就奖。著有自传《口舌人生》。     从一个识字不多的江湖小艺徒,成为一位能读、能写、能文、能诗的评书艺术家,跻身于“全国评话评书十大名家”之列,与袁阔成、刘兰芳、田连元等名家齐名,荣获了牡丹奖终身成就奖……徐勍的从艺之路坎坷而又传奇。(记者 何方 实习生 徐松)


发表于 2012-2-14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书坛奇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10-5 09:31 , Processed in 0.178572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