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174|回复: 2

[评论] 徐尧:华丽背后缺少瓦格纳精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6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579701_061319057245_2.jpg
如果国家大剧院不是承载了那么多个“第一次”的歌剧殿堂,如果强卡洛·德·莫纳科不是那个履历辉煌的奇迹创造者,如果中国的乐迷期待瓦格纳作品的上演没有那么久——也许4月3日首演的《漂泊的荷兰人》根本就不会遭遇任何质疑。可惜的是,也许恰恰是因为期待值太高,才会让人对这个已经相当完美的新制作心生一系列的遗憾。
强卡洛去年在国家大剧院执导的普契尼歌剧《托斯卡》,带领观众梦回古罗马的万神殿和法尔内塞宫,惟妙惟肖的场景随着戏剧节奏的变化而扭曲变形,更让人感受到悲剧感的扑面而来;托斯卡从一半天使一半魔鬼的城堡上的纵身一跃更是让人拍案叫绝。作为意大利伟大男高音歌唱家马里奥·德·莫纳科之子,强卡洛自幼对意大利歌剧耳濡目染,用歌剧展现意大利精神对他来说再容易不过了。
但是,瓦格纳对于他来说则陌生得多。尽管他可以说流利的德语,熟悉《漂泊的荷兰人》中的每一段旋律,却没能将瓦格纳的精神介绍给中国观众。
什么是瓦格纳精神?瓦格纳既不同于意大利的普契尼、威尔第,也不同于法国的比才、柏辽兹,他自成一派,绝世独立。瓦格纳不同于那些仅仅为剧本谱曲的歌剧作曲家,他自己就是杰出的诗人与作家;在他的笔下,音乐与文学结合得天衣无缝。他试图用独创的“乐剧”形式溯源古希腊的悲剧精神——正如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说的那样,悲剧精神的继承关系是从索福克勒斯、莎士比亚到瓦格纳。尽管尼采对瓦格纳的态度后来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一条多么机灵的响尾蛇!它一生向我们摇响“献身”、“忠诚”、“纯洁”这些大字眼,带着对贞洁的赞美……”),但笔者仍然认为,瓦格纳精神可以被看作是音乐化的悲剧精神。
倘若带着这样的要求去衡量强卡洛执导的国家大剧院版《漂泊的荷兰人》,不难发现导演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淡化了精神层面的东西。巨大的挂满血红色大帆的幽灵船、逼真的3D模拟海浪、充满想象力的舞台调度诚然证明了导演的能力,但舞美上的华丽难以掩饰内涵方面的虚张声势。观看演出时我甚至想起了中国电影导演们曾集体拍出的《无极》、《夜宴》这样的片子,高投入与大制作没能阻止它们在观众的口中沦为烂片。《漂泊的荷兰人》的首演取得了惊人的成功,现场的叫好声如山呼海啸。但当观众们从视觉效果的震撼中冷静下来,当这个制作留在人心中的印象仅剩下一条大船的时候,人们还会为它送上如此多的鲜花与掌声吗?
导演沉湎于对声光效果的追求,虽然将国家大剧院上演的第一部瓦格纳歌剧打造得美轮美奂,但精神的缺失则很难弥补。毕竟,在瓦格纳作品极少上演的中国,大多数观众仍需要通过最传统、最贴近作曲家本意的方式了解他以及他所代表的精神。今年12月,同样是强卡洛担任导演的另一部瓦格纳歌剧《罗恩格林》也将在同一个舞台上上演,我期待着届时能见到真正的瓦格纳。
□徐尧(北京 乐评人)
发表于 2012-4-6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太厉害了!楼主,I*老*虎*U!
要想徐氏宗亲网好 就靠你我他
发表于 2012-4-6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期望值越高,失望值越低。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10-5 07:52 , Processed in 0.212432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