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207|回复: 2

[人物] 徐庆平:文化味儿最足是北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3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4411941832412656673.jpg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套马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山高水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46年生于北京。巴黎大学美术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主席。自幼随父徐悲鸿学习书法美术。
  在重庆孕育,在北平出生,父亲徐悲鸿因此给儿子取名徐庆平。长在北京、住在北京,北京是徐庆平的家。让徐庆平评价这座城市,他说,游历了这么多国家和城市,文化味道最足的是北京。
  “北京有非常多的博物馆,在世界上数一数二。除了公立的,还有私人的、机构性质的。他们的藏品非常丰富,品质也很好。像保利博物馆,就收藏有圆明园的兽首,青铜器,还有我父亲的画。”平日里,徐庆平经常带着学生,泡在大大小小的博物馆里,欣赏各种顶尖的艺术珍品。这里不但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示,有现代艺术各种时尚的展示,还常常举办世界顶尖的艺术展览。“过去,看这些展览要到欧洲去,现在,在北京就能看到。”
  北京大大小小的剧院、音乐厅,给北京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生活。“像国家大剧院,天天都有演出,而且一天有好几场,每个月都出新节目。”徐庆平说,“生活质量如何,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花多少时间去博物馆,去看演出,看展览。现在,北京人的文化生活,跟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没有区别。”在徐庆平的记忆里,北京人向来就非常会生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用很高的审美眼光去看待,审美活动无处不在。
  最让徐庆平匪夷所思的是,世界上最新出的东西,经常在欧美发达国家都未必买得到,但在北京,却能买到。“前两年我请卢浮宫的补画专家来修补我父亲的一幅油画。需要一盏专用的灯,室内光源要很强,还要模仿室外的自然光线,温度不能冷也不能热。专家在法国有一盏这样的灯,是费了很大力气从比利时买到的。但在北京的平安里,就买到了这样一盏灯。”
  北京发达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及其在世界艺术品拍卖市场上举足轻重的地位,更强化了徐庆平对北京文化发展水平的自信。“北京这个城市,和欧洲一些著名的文化城市的差距,过去主要是在审美方面。但现在,在文化建设方面,北京已经是一座重要的世界城市。北京已经达到了文化繁荣的水平。”
  北京浓郁的文化氛围,为徐庆平的艺术创作和研究提供了最肥沃的土壤。徐庆平也用他的画作,记录着他对北京深深的情感。
  《北海公园之夜》的创作,既记录了徐庆平最美好、最珍贵的少年记忆,也是他对父亲在艺术创新方面的延续和致敬。
  “从小生活在北京,每年冬天都要去北海公园滑冰。滑完冰出来,门口有馄饨侯的馄饨摊,还有夹肉烧饼。那是我印象最深刻、最难忘的回忆。后来有孩子了,我也带孩子去滑冰。”徐庆平说,传统的中国画里,没有表现倒影的,父亲徐悲鸿首创在国画里表现水中倒影。徐庆平再进一步,画冰上的倒影。于是,就有了《北海公园之夜》这幅作品。画面上,不但能看到琼岛夜晚的灯光倒映在冰面上,照耀的冰面恍如白昼。冰面上,还有上百个小人,滑冰,打冰球。每个人的动作,都有变化,整个画面充满动感。“这,就是我记忆里最生动的北京场景。”徐庆平说。

(来源:北京日报)

点评

看这画,想起30年前的景象,至少30年前。现在没啦!  发表于 2012-10-4 09:47
发表于 2012-10-4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谁不说咱家乡好!
发表于 2012-10-5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不高,皇帝近。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6-29 18:24 , Processed in 0.166886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