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279|回复: 2

[地方] 徐中民:读《转型张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30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20110817111851399.jpg

  张掖市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在工业化浪潮下,金张掖的金色在不断褪色。如何后发赶超,如何转型跨越,如何科学发展,这些都是一直横亘在当地历届决策者和科研人员面前久而未决的大问题。对此,《转型张掖》理论结合实践地阐述了张掖怎样从向往工业转向发展生态的科学发展之路,读后让人顿感耳目一新,顿觉豁然开朗。
  《转型张掖》勾勒的生态经济发展之路,是实践中作者拿起祁连天外笔,粘上黑河墨,倚思挥就的一幅张掖发展“山水”画;也是作者指挥、张掖市民协同演奏的一曲生态文明翻版的“高山流水”。这决不是恭维,不然怎会有贾庆林主席“生态文明在张掖已深入人心”的评价,“要创造更多、更好、更新的经验”的寄语。
  从内容上看,全书秩序井然,既有转型理论,又有转型实践,而且结合得非常紧密。这里的理论不是从书本上抄来的理论,而是从实践中总结提炼,并接受了实践检验的理论,而且《转型张掖》中的理论很多已走在了书院中生态经济理论研究的前头。例如:当前关于生态经济研究的框架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生态经济学家戴利提出的。他将生态经济问题分为了规模、公平和效率3个问题:即相对于生物圈,经济系统合适的规模有多大;如何分配财富才算公平;如何在不同用途间有效地配置资源。《转型张掖》书中提出的生态经济途径要顺应自然规律,顺应民心,顺应经济规律,显然与此不谋而合。更重要的是,戴利强调解决这3个问题有先后顺序,先是规模、接着是公平,最后才是效率,而且反复强调解决这3个问题需要独立的政策手段。对解决途径独立性的强调,难免会让人在实践中犯为了生态而生态,为了节水而节水等错误。《转型张掖》中采用的立体的、多元的、实用的生态经济途径,比如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采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途径让生态保护有利可图,显然就可以起到避免陷入这类意识陷阱的作用,是对生态经济理论的一种有效扩展或补充。这不仅开拓了我们的思路,而且也丰富了我们的认识。
  从形式上看,全书图文并茂,行文浅显易懂,正如作者所说,《转型张掖》本身就是张掖山美水美的一本宣传手册。这种形式和内容结合的方式本身就是一种组团发展的生态经济途径!
  当然《转型张掖》也不是完美无暇,也有美中不足之处,如生态经济功能区与宜居宜游金张掖之间的关系处所费笔墨偏少,作为转型抓手的湿地公园建设在书中也难觅踪迹,等等。尽管如此,但是瑕不掩瑜,读者读后相信就会发现这是显而易见的。
  作为一名以张掖市为研究阵地的生态经济研究人员,阅读《转型张掖》后很容易产生上述感想。但是我的思绪并未停顿于此,而是接下来问了自己几个问题。《转型张掖》的作者怎么会有这样好的构思,他的想法是从哪里来的?他怎样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呢?
  第一个问题很容易找到答案,他的想法是从实践中来的。实践出真知,《转型张掖》确实就提供了这样的一个范本。但是说来容易做来难,科研人员经常容易关起门来称大王。相信读过《转型张掖》后会与我有同样的感悟,理论要联系实践,要到实践中去。
  第二个问题答案稍微复杂一些,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下面只是我个人的推测。作为地方领导要具有山水情怀,既要能把握重大的事情,又要能理解细小的事物,简单点就是大账小账要一起算,这样处理地方发展事物才能游刃有余,才可能演绎出《转型张掖》这样的山水画卷。试想,如果不具备山的厚重和包容,怎么能具有战略眼光,怎能彰往而察来,掌握事情的发展变化规律而让转型成为顺势而为之举;如果不具备水的柔情,怎能随遇而安并择善固执,怎能阐幽而发微,找到具体的实践途径,并让转型实践成为有人和之举。科研工作中理论难以联系实际,很多时候都是源自研究人员不具备山水情怀,缺少见识和胸怀,因而难以与本书作者这样的“儒将”做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最后要说的是,《转型张掖》的读者面应该非常广泛:对领导,它提供了后发地区摆脱面临发展困境的具体案例;对科研人员,它再现了基层决策者统筹兼顾运筹帷幄的思维;对普通群众,书中作者对转型的理解和认识,对发展找“一”、守“一”和归“一”概括,对人生的理解会有启迪作用;对张掖的“游客”,它提供了一本旅游手册。因此,不管你是谁,只要阅读《转型张掖》,相信都会有收获。正因为如此,我特写下这篇读后感来推荐它,同时期望读者读后能与我有同样的感觉。
  (作者系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发表于 2012-10-31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改弦更张。
发表于 2012-10-31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又不聪明,还学别人秃顶。
徐氏宗亲网 一切皆有可能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9-29 07:36 , Processed in 0.172020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